“市長不是城市的老板”——專訪長沙市長張劍飛
張劍飛被媒體視為“學者型”官員,曾留學美國,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歸國后曾在交通部任職。海歸背景的他,對收入分配改革、戶籍改革、經適房政策,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跋喈斠徊糠稚显L問題最后都要用經濟手段解決,這個錢不是我自己的,是納稅人的,我有責任不能亂用這些錢?!?/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蘇永通 實習生 童麗麗 高禎
編者按:在經濟放緩的大環境壓力之下,湖南長沙2012年暑期推出8292億投資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引起媒體持續熱議。日前,長沙市長張劍飛接受南方周末采訪,回應有關疑問以及其他問題。張劍飛被媒體視為“學者型”官員,曾留學美國,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歸國后曾在交通部任職。海歸背景的他,對收入分配改革、戶籍改革、經適房政策,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現在醫療、教育、住房開支都大,而收入增長有限,我們怎么好意思讓老百姓把他的“家底”消費掉?這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相當一部分上訪問題最后都要用經濟手段解決,這個錢不是我自己的,是納稅人的,我有責任不能亂用這些錢。
“用未來的錢來做既服務于當代、更服務于后代的事,是完全可以的。”
設想是很重要的
南方周末:長沙2012年推出的重大項目投資總額達到8292億元。有媒體擔心資金從何而來。你有沒有感覺到很大壓力?
張劍飛:沒有感覺到多大壓力。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確理解。我認為,第一,這是“穩增長”的一個積極措施,畢竟長沙是一個中部省會城市,很多方面的投入仍然相對滯后;第二,這是提高政府透明度的重要舉措;第三,這只是一個愿景,而不是一個投資計劃;第四,絕大部分項目是產業項目,是企業投資的。投什么或者不投什么,最終都是由市場決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政府投資項目。
南方周末:如果8292億投資只是一個設想,提出有什么意義呢?
張劍飛:設想是很重要的。我們提出希望干這些事兒,企業家、銀行就可以從這些備選項目中尋找商機。如果我不發布,市場、企業不知道政府想干什么,有資金的人也不知道往哪里投,這不糟糕嗎?我們的目的是,把一切攤在臺面上,有哪些項目企業可以投資,有什么樣的優惠政策,一目了然。
南方周末:對政府來說,穩增長是重要目標,但人們擔心地方政府出現“重投資輕消費、重增長輕轉型”的問題。
張劍飛:從經濟學上說,盲目擴大投資肯定不可持續,必須努力擴大消費。但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有很多瓶頸。首先,像長沙,與老百姓衣、食、住、行相關的終端消費品產品不多,尤其缺乏知名品牌。大家買衣服,如果是外地生產的,那對本地的拉動作用相對較小,而投資增長才是本地增長。
其次,我認為消費是由消費者個體行為決定的,政府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比如我們引導大家買汽車,只有你自己真正需要才會去買,你不需要,政府再鼓勵也不會買的。
第三,擴大消費,最重要是讓居民對未來有穩定預期?,F在醫療、教育、住房開支都大,而收入增長有限,我們怎么好意思讓老百姓把他的“家底”消費掉?這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消費也是拉動不起來的。
南方周末:有關部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