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比寬容更重要 ——對話王全安
“對于《白鹿原》這樣的史詩,我是站在最普通的視角,看土地上最簡單、最具常識性的事物的變化。這就必須用最平等的眼光看待發生的一切。歷史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都是人的行為,都可以理解、接受,甚至可以寬容?!?/blockquote>
王全安在《白鹿原》拍攝現場
人物周刊:據說電影《白鹿原》共剪了5個版本,這種說法準確嗎?
王全安:因為電影拍完之后一直在剪輯,剪輯過程中會出現幾個版本,這都是很自然的。為了公映,做了一些妥協,我希望這可以促進電影環境的改善。原本是一部不讓拍的電影,今天還是拍出來公映了,它的意義會超越電影本身。
公映之后,大家的各種反應也是我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能想象到的。我感到驚訝的是,有這么多中國人來關心這部電影。以前我總覺得中國觀眾不太關心中國電影。
在眾多人的關注中,梳理出的最大不滿足好像是指不能看到一部更完整的電影。但我們處在這么一個環境里,沒法做那么自如的表達。在拍攝上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拍攝的東西和放映的東西有多大差距,會造成怎樣的狀況,這都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機會。
人物周刊:《白鹿原》是在去柏林電影節前接到了要刪改的通知嗎?
王全安:對,在那個時間段附近。
人物周刊:電影被刪掉的主要是1949年后那部分內容嗎?
王全安:對,從故事上來講,主要是那一段。
人物周刊:你如何對待這樣的刪改意見?
王全安:一個作品就像一個結果,它有一個完整的結構,結構的刪改對作品造成的遺憾和困惑是不言而喻的,但我還是想盡量完善它。讓大家看到現在的情況下能呈現的部分,我覺得在中國電影的環境中已經是很可貴的一件事情。在做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知道我們面臨的是怎樣一個環境,倒是沒有太大意外。
張雨綺和吳剛圍在導演旁認真看回放
人物周刊:你甚至在寫劇本的時候都擔心沒法通過?
王全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