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們的祿勸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世界的國,在天地的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在成龍這首朗朗上口的歌中,寄予了多少貧困家庭對國強家富的憧憬。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世界的國,在天地的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在成龍這首朗朗上口的歌中,寄予了多少貧困家庭對國強家富的憧憬。每個人都熟知貧困,每個人也不想與它沾染上關系,對于“貧困”的認識,大多數人只有抽象的概念,我也不例外,直到我真正的走進祿勸,與它相遇,它不同程度的地襲擊了我,我才明白真正的貧困與腦子里那個抽象化的東西有著天壤之別。貧困,不是你在夏天有冰涼的啤酒,冬天有溫暖的手套的時候能夠想象到的。

40多個小時的列車旅途,直至車廂的廣播響起了《彩云之南》,直至透過車窗看到云霧繚繞的疊嶂群山,直至高樓大廈消失殆盡,滿眼的綠與切膚的濕潤,都瞬間讓我們忘了這趟南下列車的煎熬。這是一個在高原上的小縣城,在這里看到了在北京看不到的萬里晴空,天空蔚藍的很純粹,在來時的大巴上,環形盤山公路的懸崖下一條條溪流像扭藤一樣,原來祿勸就是它們的樞紐,群山像是張開的臂膀,緊緊地環住了這個經濟脆弱的小城。雖然經濟上不起色但這里保存著最樸實的大自然。

第一次為我們引路的是穿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彝族姑娘。祿勸是一個苗族和彝族自治縣,初來時難免找不著北,她背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身著一身艷麗的手工民族服,替我們指了旅店的地方又告訴我們合適的價位,我們謝過之后,還是不放心的她領著我們過去了。她告訴我們這里很窮,她沒念過多少書,很羨慕我們這些能上大學的人。她是菌農,家中的男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女人就在家去深山里挖一些菌子來討生活,她還告訴我們這樣的分工方式是祿勸縣的一個傳統。住下了旅店,我還是要求回去看一看他們的菌子市場。

在這以前我一直不知道菌子是什么東西,甚至見到之后還認為這是蘑菇。菌子市場不大,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草市,大家紛紛地把自己采到的菌子都擺過來賣。她告訴我們這不是蘑菇,是一種野生的菌子,營養價值很高,但不易采摘,必須等到下過大雨之后,帶上工具,走上十幾里的路去深山里才能找到。幸好菌子的價格也高,能讓她們賺到一些補貼家用的錢。在忙碌的瞬間,她背上的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很乖,不哭也不鬧,只是對我們這幾位新奇的陌生人很好奇,他一邊玩著他的奶瓶一邊時不時盯著我們看。眼簾里一位這樣年輕的母親,令我們都感嘆了,我才真正體會到了貧困是什么樣的,它又會給人多少壓力變成動力。

他是一個缺少父愛的孩子,卻沒少掉男孩的陽剛和堅毅。以縣城的情況,我們會以為這兒的生活還能過下去,但直到我們走到小潘家里,才明白了什么叫連生活都過不下去了。小潘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又在一次大火中雙目失明,家中的經濟支柱只好落在了外婆的身上,家里最大的經濟收入就是依靠那幾畝僅有的田來種植煙葉,每年大概能有三千到四千的收入,但是外婆日漸年邁,身上的病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喪失了勞動力。種植煙葉、收割煙葉是件非常辛苦的體力活,面對著外婆已經不能再勞作的身子和無收入的生活現狀,小潘毅然地擔起了這個重任,那年他才上小學五年級,我們問他當初是否覺得自己有能力干這個活,他笑著對我們說:“我也不知道,很辛苦,但沒有辦法,如果我不做就沒有錢上學了。”母親和外婆很多次都因為無處討生活而哭泣,至今,他們家的生活都依然沒有個安定的著落。在小潘上初中的時候,他們申請到了政府的補貼,這暫且可以減緩一些生活的壓力,但面對小潘每學期的學費,錢依然是他們的一個大問題,輟學不上高中是就是擺在小潘眼前的現實?,F在已經上了高二的小潘他很感謝嘉寶莉助學基金會,他認為他雖然出身在這樣的環境里,但他同樣有夢想,他一直堅定的告訴我們他要考上電子科技大學去學電腦編程。母親和外婆也為之欣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這大山。在臨走時,小潘告訴我們他最信奉的一句話:生活沒有對誰不公,他是在考驗你努力不努力。

. 在祿勸縣待上的這些日子,這里的雨水洗去了我們身上的喧囂與浮躁,濕潤的空氣溫暖了我們冷漠的心,樸實的人教會了我們堅強。輕快的小面包車,在盤山公路上越繞越高,從上面往下俯瞰公路還真像一條盤起來的大蛇,來來回回總共享受了十多次,有歡樂而歸,有惋惜而歸,每個家庭都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課。那一個個越來越遠的揮手的身影,那一雙雙無奈的母親的眼,那一座座簡陋的屋子,加上下著雨的天,都讓我們內心最深的傷感涌了上來。不管跋山涉水,路途艱險,許多事你不去做,就失去了一筆財富,許多人你不去見,就失去了一種生活交流,許多路你不去走就沒有機會去領會走路人的心情。

祿勸,我們祝福這片土地。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