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的城市冒險
2012年9月25日,“西咸立體城市”簽約會上,馮侖向媒體訴說這個理念:做一個升級版的城市操作系統。而追求這么高的人口密度,終極目的是要節約土地、解決城市痼疾。當城市讓生活變得糟糕,新的商機就開始浮現。不過,要想從中賺錢,或者想以此推動城市的“升級”,還有些遙遠。
責任編輯:肖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當城市讓生活變得糟糕,新的商機就開始浮現。如何讓城市真正美好,漸漸成為地產商們熱衷的新生意。不過,要想從中賺錢,或者想以此推動城市的“升級”,還有些遙遠。
一平方公里能住多少人?在香港這個人口密度排在世界前三的地區,平均下來也就是7000人,而國內地產界素有“夢想家”抑或“冒險家”稱號的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竟然想把居住密度提高到3倍于這個數字。
在成都、西安這兩個非一線特大城市的地方,做這樣一場不可思議的試驗,馮侖究竟想干什么?
2012年9月25日,“西咸立體城市”簽約會上,馮侖再一次向媒體訴說這個喊了4年的理念:做一個升級版的城市操作系統。而追求這么高的人口密度,終極目的是要節約土地、解決城市痼疾。
大城市越來越像一個不堪臃腫的病人,交通問題則是頭號麻煩。如果更多的人能在工作的地方就近居住,不需要每天早晚大規模挪移,城市生活會不會更加美好?圖為上海延安高架上,即使非高峰時段,依然車流成河。
理想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家住北京西三環的馮侖如果想在早高峰趕到位于東三環的辦公室,需要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到了辦公室再看看其創業好友潘石屹每天在微博上發布的空氣PM2.5值,更是令人唏噓。
“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個中心區塊內,都能實現更多人的集中居住和集中就業,上下班的車更少,大塊綠地更多,一切會不會更美好一些?”馮侖問。
這是無數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想問的問題。中國持續了幾十年的高速城市化進程,已經讓大城市們不堪重負,到了不得不歇口氣改一改的時候了。
這給馮侖等地產商們帶來了新的機會:地產業老大萬科近兩年已經拿下4個舊城改造項目;原本做住宅項目的華夏幸?;鶚I,現在賣力在推的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