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獎】1000本,終于賣光——莫言在瑞典的三部小說

莫言作品譯者陳安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也許那些神話里和現實里的東方元素,最后恰恰成了瑞典人最喜歡的地方:“莫言把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章回體的敘述方式、還有當地的毛腔‘歌劇’結合在一起,寫成一部當代小說。這讓他們覺得很有意思?!?/blockquote>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吳燁 張潔瑤 賀風玲

2012年10月12日,諾貝爾文學獎開獎第二天,近千本《西門鬧和他的七世生活》(Ximen Nao och hans sju liv)在瑞典全部賣光。

同一天被搶空的,還有分別出版于1997年的《紅土地》(Det röda fältet)和2001年的《大蒜民謠》(Vitlöksballaderna)。十幾年前,這兩本書的起印數也是一千多本,但直到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宣布以前,都還沒賣完。

它們是陳安娜翻譯的三本莫言小說。在中國,它們的名字分別是《生死疲勞》、《紅高粱》和《天堂蒜薹之歌》。

《生死疲勞》直譯成瑞典語是一個很長的句子,而且索然無味。陳安娜最后不得不用書中的故事為它命名:主人公西門鬧經歷六道輪回,分別轉世成驢、牛、豬、狗、猴和大頭嬰兒藍千歲,用動物的眼睛看盡1950年至2000年的五十年鄉村史,這是所謂的“七世生活”。

陳安娜是瑞典人,她曾是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的學生。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她翻譯過十多位中國作家的二十多部作品。“陳”是隨夫姓——她的丈夫陳邁平,是比莫言更早時期的中國作家,1986年出國留學后定居瑞典。

安娜是將莫言小說介紹到瑞典的人。她對莫言作品的感觀是:“像一個老農民在給鄉下的孩子講故事。” (安娜 供圖)

菜市場、紅高粱和蒜薹

十多年前,安娜翻譯《紅高粱》的決定,是在菜市場做出的。

一天她出門買菜,遇到了鄰居羅得保。羅得保也是個漢學家,他曾經研究過魯迅,經營著一家名叫“鶴”的小出版社,專門出版中文書籍。安娜幫他翻譯過蘇童的兩篇小說,其中一篇是《妻妾成群》。

羅得保和她閑聊:最近看了什么小說?

她向羅得保推薦了《紅高粱》。安娜那時候剛看完《紅高粱》,先是葛浩文的英文譯本,然后是原著??葱≌f之前,安娜看的是電影《紅高粱》,讀完小說,她才發現,電影“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羅得保恰好也看了莫言,他推薦給她的是《天堂蒜薹之歌》——“蒜薹”在瑞典的菜場有賣,“高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