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世界觀】“我們已看到了一輪能源創新潮” ——專訪劍橋能源創始人丹尼爾·耶金
預測中國非常規能源開采速度還為時太早,現在還只是開始的階段。但中國的一個特點是,你們做事情很快,你們有能力使事情有規模。我不知道你們用不用這個詞——“中國時間”。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預測中國非常規能源開采速度還為時太早,現在還只是開始的階段。但中國的一個特點是,你們做事情很快,你們有能力使事情有規模。我不知道你們用不用這個詞——“中國時間”。
站在北京國貿1座30層的劍橋能源北京辦公室向外張望,這個城市的道路擠滿了各式汽車——北京汽車保有量已突破500萬輛。
劍橋能源的創始人丹尼爾·耶金說,現在應考慮的是,世界如何應對幾十億人的人均石油消費從3桶/年增至6桶/年的變化。目前,發達國家人均石油消費量是14桶/年,發展中國家只有3桶/年。
劍橋能源是全球能源領先的研究和咨詢機構,其創始人丹尼爾·耶金是全球能源經濟權威專家,曾獲美國“能源和增進國際理解終身成就獎”。
就下輪可能的能源危機,近日,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丹尼爾·耶金。在他看來,能源領域的創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能源轉型的時代真的來臨,那么6萬億美元的全球能源市場將會上演一場角逐。”
高科技打開石油新天地
南方周末:隨著全球石油消費量逐年攀升,未來油氣資源的供給能否滿足新興市場旺盛的需求?
丹尼爾·耶金:現在石油(供給)的情形比四年前好很多。四年前,很多人都有種恐懼,仿佛原油真的就要耗盡了?,F在,原油供應量、投資都增長了。但當你看到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之時,你就會知道原油的供應仍是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