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莫言的譫妄現實主義
莫言作品沒有果戈理或卡夫卡那樣對現實尖銳的批評和抗衡。如果有批評,也不是呼之欲出的那種。莫言小說中對男女糾葛、性別和暴力做荒誕式的夸張,顯出一種群體性,更接近暢銷文學,而不是嚴肅文學。他作品中的譫妄,多是一種譫妄文化的直接顯現。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婷
譫妄現實主義(Hallucinatory realism),莫言作品中一種特殊的文學乃至文化現象
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莫言,主要理由是他代表了 hallucinatory realism 這種文學現象。這是一個關鍵詞。但是,國內迄今譯為“魔幻現實主義”(英語:magic realism)是不準確的,不僅將莫言現象和拉美現象混淆,也會使漢語世界誤解諾貝爾委員會的判斷,不利于探討莫言所代表的現象。
Hallucinatory realism 可直譯為“幻覺現實主義”。如果按關鍵詞的內涵,譯為“譫妄幻覺現實主義”或“譫妄現實主義”則更準確傳神。文學中的“譫妄”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