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獎】顧彬:我應該再思考我原來的立場吧
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是德國伯恩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也是莫言的持續批評者,他曾批評“中國當代小說都是二流通俗作品”。莫言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在德國之聲對顧彬的采訪中,顧彬堅持自己的批評,認為“他講的是荒誕離奇的故事,用的是18世紀末的寫作風格”。然而三天之后,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顧彬完全改變了自己的觀點。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吳燁 陳浩民 張潔瑤
沃爾夫岡·顧彬。
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是德國伯恩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也是莫言的持續批評者,他曾批評“中國當代小說都是二流通俗作品”。莫言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在2012年10月12日德國之聲對顧彬的采訪中,顧彬堅持自己的批評,認為“他講的是荒誕離奇的故事,用的是18世紀末的寫作風格”。然而三天之后,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顧彬完全改變了自己的觀點。
南方周末:你曾批評中國小說都是二流通俗作品,現在你的看法改變了嗎?
顧彬:有一些誤會。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不在于短篇或中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