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獎】桑島道夫:諾貝爾文學獎評價標準正在發生變化
桑島道夫是日本靜岡大學副教授,也是中國文學專家和翻譯家,他曾跟莫言有過接觸,他認為“莫言的歷史觀,以及富有神話性、傳奇性的敘述文體是世界文學中的一朵奇葩”。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種獨具特色的莫言式敘述文體,使至今被書寫成儒家正統文化的中國文化得到了出色的展示,豐富以及升華了其內涵?!?/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吳燁 陳浩民 張潔瑤
桑島道夫。
桑島道夫是日本靜岡大學副教授,也是中國文學專家和翻譯家,他曾跟莫言有過接觸,他認為“莫言的歷史觀,以及富有神話性、傳奇性的敘述文體是世界文學中的一朵奇葩”。
莫言獲獎后,桑島道夫應邀為日本三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的《每日新聞》撰寫文章,認為莫言獲獎,是“一貫偏重歐美的諾貝爾獎的評價標準正在發生變化”。
2012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記者書面采訪了桑島道夫,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種獨具特色的莫言式敘述文體,使至今被書寫成儒家正統文化的中國文化得到了出色的展示,豐富以及升華了其內涵。”
莫言作品在世界文學中的獨特性
南方周末:你說莫言獲獎意味著“一向偏重歐美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價標準在發生變化”,你覺得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桑島道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從今往后也要對東亞非英語圈的作家以及作品多關注了。
南方周末:《紅高粱》小說和電影屬于抗日戰爭題材,在日本當時的反響是怎樣的?
桑島道夫:1989年小說在日本出版的時候反響不太大,因為那個時代一般讀者不怎么看中國當代文學。電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