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獎】“老戰士”為什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18年來,經濟學獎6次授予博弈論的大師和與博弈論關系最密切的信息經濟學的大師,可見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在現代經濟學主流發展中的位置。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編者按: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19點,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美國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埃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為穩定配置和市場設計實踐理論獲得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已經是諾獎第六次頒發給博弈論及相關信息經濟學學者。

為了深入了解兩位諾獎得主的理論貢獻與人生故事,我們邀請了三位中國經濟學者來談論他們眼中的羅斯和沙普利,以及博弈論對現代經濟學的影響。他們分別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國際商務系教授、碩士生及博士生導師王則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巫和懋和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軍。

聽到沙普利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消息,我很是激動了一下。

在此之前,已經有媒體邀請我在15日傍晚第一時間講評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我覺得難當此任?,F在聽到沙普利這非常熟悉的名字,我卻感到有話要說了,這不僅因為沙普利教授曾經是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忍痛割愛的學者,更因為他在哈佛大學本科學習期間,從軍來到國統區,與中國軍民并肩抗日,還因為破譯密碼立功受獎,是與中國人民休戚與共的一位老戰士。

羅伊德·沙普利。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博弈論改寫了現代經濟學

現代經濟學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升華。一次是20世紀開初把微分學概念和方法引進經濟學的“邊際分析革命”,從此經濟學變得不再乏味;另外一次,就是20世紀下半葉的“博弈論革命”——除了本身的成果以外,博弈論還在思想路線上改寫了整個現代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