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奪金后,再做中國人趙常玲為何成為祖爾菲亞 祖爾菲亞怎樣變回趙常玲
五年前,因為資質二流,趙常玲被“交流”到哈薩克斯坦,卻最終奧運奪冠。10月22日,趙辦理了二代身份證,“我就是完整的中國人了?!彼€想參加一屆奧運,“為中國,為湖南,為永州”,但她又擔心,“又怕連下一屆奧運的參賽資格都得不到”。
責任編輯:曹筠武 葉偉民 楊繼彬 實習生 賀風鈴
“祖爾菲亞”坐在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的辦證照相機前,閃光之后,她終于變回中國人。
五年前,湖南向哈薩克斯坦“交流”了包括趙常玲在內的兩名運動員,哈薩克斯坦又回贈了什么?
因為資質二流,趙常玲被選送出國,卻最終奧運奪冠,這個命運的玩笑是如何發生的?
奧運奪金后,哈薩克斯坦塑造了一個民族英雄;湖南則希望一個女舉接班人。兩方爭奪中,趙常玲的未來、國籍甚至名字,是由什么決定?
2012年10月23日,重獲中國國籍的第二天,趙常玲的心情不是太好。“很糾結”,在電話里她聲音低沉。
前一天,這位為哈薩克斯坦在倫敦奧運會奪得女子53公斤級舉重金牌的舉重選手,坐在中國長沙市雨花區公安分局的照相機前,閃光過后,她那張留著齊劉海的臉將定格在一張新的二代公民身份證上。
自此,她告別使用了五年的哈薩克斯坦名字:祖爾菲亞。五年前,她被湖南省舉重中心“交流”到哈薩克斯坦。奪金后,這位奧運冠軍就陷入了她所代表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和她的故鄉湖南的爭奪與僵持。
哈薩克斯坦將其宣傳為民族英雄,但在獲悉她將回國后,又扣發了原本許諾給她的房子;湖南舉重中心則積極操作其回國,這位奧運史上最年輕舉重冠軍被視為一座寶藏。
“特別特別糾結。”趙常玲在電話中重復。
幾天前,她還對南方周末記者提起11月即將趕赴澳門參加的一場世界級頒獎典禮——全世界每個國家選出一男一女兩個運動員,她是哈薩克斯坦選中的最佳女運動員。
同一天,她又對老家永州的媒體說:“我想再參加一屆奧運會,為中國,為湖南,為永州。”但她又擔心:“在中國辛辛苦苦再奮斗幾年,到時候輪不上你。”
如今所有的糾結都源于五年前的“交流計劃”。2007年,14歲的趙常玲被挑選送至哈薩克斯坦,有了新的名字、籍貫,甚至民族,當然還有新的國籍。根據合同,她將參加未來五年中的系列國際大賽——以一個“真正的”哈薩克斯坦人的身份。
五萬美元、五年合同
在哈薩克斯坦,趙常玲東方面孔的照片享受著明星級的追捧??偨y接見過她,官方資料對外宣稱,趙常玲出生在阿拉木圖,還有個哈薩克斯坦商人父親,能說流利的俄語和東干語。
事實上,趙常玲的父親叫趙貴生,是湖南永州的一個下崗工人。自女兒在倫敦奧運上奪冠至今,來訪的記者仍絡繹不絕。但這個驕傲的父親對女兒卻知之甚少。“她是國家的人……我連她怎么出去的都不知道。”
趙貴生如今只記得2007年一天下午女兒的電話,女兒在里面說:“爸爸,他們要我去哈薩克斯坦,我要出國了。”趙貴生甚至從沒聽說過這個國家,只是叮囑女兒“領導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其時趙常玲是永州體校的一名運動員。給父親打完電話后的次日,她就被帶到長沙“辦理護照”。從小就覺得訓練太苦的趙常玲記得,當時感覺“跑不掉了”。
13歲的趙常玲所不知道的是,她的出國與遠在澳門的一次會議有關。2007年,亞洲舉重聯合會選舉大會即將競選新一屆執行委員會班子。為擴大中國舉重在國際范圍內的話語權,中國摔舉柔中心主任馬文廣出馬競選亞舉聯主席一職。
在過往的國際活動中,馬文廣的手筆驚倒眾人——2005年參加國際舉聯百年慶典時,他訂制了兩個燒制著梅花和牡丹的大瓷盤,重110公斤、直徑1.2米。搬到臺上,鎮住全場。
此時,亞舉聯成員哈薩克斯坦向中國提了一個事后多年在倫敦奧運上被解釋為“養狼計劃”的要求:你們運動員多,是不是可以交流一兩個?
于是,在湖南省運動員名錄上,13歲的趙常玲被選中。另一位是遼寧籍22歲的運動員姚美麗,當時姚美麗正跟隨教練朱明武在湖南訓練。
湖南省隊與哈薩克斯坦最終簽訂協議,趙與姚將被輸送到哈薩克斯坦,合約五年,哈薩克斯坦向湖南省舉重中心支付兩人各5萬美元交流費;并承擔運動員工資,獲得國際比賽名次后獎金另算。
在湖南省舉重中心,世界冠軍扎堆,趙常玲只是不入眼的一個小毛孩。
2005年,才12歲多一點,永州體校的啟蒙教練莫慧玉就把趙常玲推薦給湖南省舉重中心副主任、國家級教練賀益成。在中國的“三級訓練網”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