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導彈來了

10月,朝鮮的表情是憤怒的,10月23日,韓國軍方發現,西部前線的朝鮮炮兵部隊,已打開了牽引炮和自行火炮的炮筒。正在上演的“導彈競賽”,抽打著東北亞脆弱的安全結構。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賀風玲

(球伯/制圖)

“美國給韓國導彈問題松綁,實質上是把韓國放到對朝戰略的最前沿,給它擋第一炮。”

正在上演的“導彈競賽”,抽打著東北亞脆弱的安全結構。

10月,朝鮮的表情是憤怒的,10月23日,韓國軍方發現,西部前線的朝鮮炮兵部隊,已打開了牽引炮和自行火炮的炮筒。

韓國飄來的氣球、巧克力和傳單,不僅傷及了朝鮮的臉面,還觸動了被朝鮮視為生死攸關的穴位——核與導彈。

2012年10月5日,《韓美導彈框架協議》修訂談判塵埃落定:美國同意,韓國的彈道導彈射程可以從300公里延長到800公里。這意味著,從韓國發射的導彈打擊范圍拓寬至朝鮮全境,優先打擊朝鮮的軍事目標。

“以核回應核,以導彈回應導彈”,朝鮮激烈地聲稱,不僅要把韓國夷為平地,連日本、關島乃至美國本土也將在“白頭山革命勁旅”的打擊下,淪為一片火海。

在韓語里,“導彈”被念作“米沙耶爾”(譯自英語“Missile”),由于發音古怪,常被韓國網民演繹出一系列噱頭俚語。

如今,“米沙耶爾”競賽也會像時下流行的“江南Style”一樣,成為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留給外界的“新印象”嗎?

親密盟友的溫柔一刀

研制導彈本屬內政,韓國卻必須接受美國的“指導”。

1979年,美韓締結《導彈框架協議》,給韓國的彈道導彈開發套上了“嚼子”,射程不超過180公里,彈頭重量不超過500公斤。2001年,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