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秘訣是陰陽理論” 丹麥首富家族成長路徑
小積木里蘊藏大生意,長出一個資產達數百億元的丹麥首富家族。這一家族企業的管理方式是汲取東方智慧的“陰陽文化”,這一哲學浸透于家族對企業的收放之間,并曾使其度過倒閉危機。它現在正加緊在這一文化的發源地——中國進行布局。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要出類拔萃,但不可鶴立雞群”,從樂高與樂高樂園擴張的步伐中均可看出克伊爾德不慍不火的風格。
小積木里蘊藏大生意,長出一個資產達數百億元的丹麥首富家族。這一家族企業的管理方式是汲取東方智慧的“陰陽文化”,這一哲學浸透于家族對企業的收放之間,并曾使其度過倒閉危機。它現在正加緊在這一文化的發源地——中國進行布局。
2012年9月中旬,樂高樂園(LEGOLAND)在馬來西亞開張。除了過山車等娛樂設施外,運營方用超過3000萬塊積木搭建了許多全球知名建筑的微縮模型,包括中國的萬里長城等。
正在加快亞洲市場開拓力度的丹麥樂高集團是世界上第三大玩具制造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積木玩具生產商。它催生出一個首富家族——克伊爾(Kjeld Kirk Kristiansen,企業內部員工習慣稱他為“KKK”)于2008年成為丹麥新首富并蟬聯至今,其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財富為60億美元(約380億元人民幣)。
但在2004年的時候,樂高集團差點倒閉了。這是怎樣的一間北歐家族企業,其成長路徑和管理方式有何特色,又是怎樣絕處逢生,并如何在亞洲特別是中國跑馬圈地的?
危機后退居幕后
“你們被解雇了。”克伊爾表情嚴肅,大步流星走進辦公室,對樂高公司“二把手”的首席運營官,以及產品開發部門的負責人說。
這是2004年1月的一天。按道理,圣誕剛過,歡樂應該尚留余溫。但作為全球知名的玩具公司,樂高卻籠罩在陰郁中——2003年,樂高出現第三次虧損,營收下降25%,全年虧損額達到史無前例的2.3億美元(約合19億元人民幣)。
樂高怎么了?這家創辦于1932年的丹麥公司,靠著小小積木,到1990年成為世界十大玩具制造商之一,1999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對人類生活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世紀玩具”,它到底得了什么頑疾?
“樂高最大的問題是其產品,它必須想出新辦法吸引孩子們玩積木,或者利用這個強有力的品牌來開發新游戲。”當時的丹麥《商報》這樣評論稱。
是樂高變得老氣,在科技時代有點不適應了嗎?顯然不是。2002年樂高還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合作,以《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戰》為基礎開發游戲,吸引孩子們用積木建造“酷角色”。
“樂高偏離了它的根基,耗費過多精力到銷售哈利·波特公仔之類的文化衍生商品上。”出生于1948年的克伊爾這樣解釋樂高“敗走麥城”的原因,他是家族企業的第三代掌門人。
一家玩具公司生產銷售一些衍生商品就算偏離了主業?聽起來有些怪。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教授羅森維(Phil Rosenzweig)反駁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