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季圖書觀察·文學篇】不曾茍且
每次零碎地從《萬象》雜志上讀到周成林的游記,都深感有推薦的必要——哪怕只是一篇三千字的游記。曾經見到坊間有一本書號稱《不曾茍且》,覺得很奇怪,這不是寫作最起碼的要求么,有什么值得大說特說的呢?現在想談周成林的文字,不免也要淪陷在這種悖論里頭,因為也要談“不茍且”:比如,文字的簡練干凈。
責任編輯:劉小磊
《考工記》,周成林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
《東京記》,田川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世間的名字》,唐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考工記》,周成林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
每次零碎地從《萬象》雜志上讀到周成林的游記,都深感有推薦的必要——哪怕只是一篇三千字的游記。曾經見到坊間有一本書號稱《不曾茍且》,覺得很奇怪,這不是寫作最起碼的要求么,有什么值得大說特說的呢?現在想談周成林的文字,不免也要淪陷在這種悖論里頭,因為也要談“不茍且”:比如,文字的簡練干凈。早在十多年前,在網易論壇,讀到他以melzhou網名所寫的一系列影評,就能感到作者對文體深有體會,卻又毫不造作。之所以將這么基本的要求“大說特說”,固然可以不負責任地批評周遭的茍且,但要檢驗也很容易,最近一期雜志上便有他一篇《在大理》,有興趣的讀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