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洪都拉斯:建特區=促發展?
2012年9月4日,洪都拉斯政府與由若干國際投資者組成的投資集團MGK簽署了備忘錄,三個全新的城市將在這個中美洲國家破土動工。這些城市將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可以有自己的法律、警察、稅收和政府系統,在相當程度上“獨立”于洪都拉斯政府。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張萍
洪都拉斯總統
2012年9月4日,洪都拉斯政府與由若干國際投資者組成的投資集團MGK簽署了備忘錄,三個全新的城市將在這個中美洲國家破土動工。
說這些城市是“全新”的,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房屋、道路以及各種基礎設施都是從無到有,更重要的是,這些城市將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可以有自己的法律、警察、稅收和政府系統,可以和外國簽訂貿易協議,并有自己的移民政策,這些制度與政策在相當程度上“獨立”于洪都拉斯政府。
洪都拉斯政府的實踐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羅摩(Paul Romer)提出的“憲章城市”概念。羅摩教授曾是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中心、斯坦福經濟政策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長期致力于經濟增長的研究,是內生增長理論的創始人和主要貢獻者之一。
2009年,羅摩提出了“憲章城市”的設想,發展中國家可以劃出一塊土地,讓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