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解析骨髓移植,向未知和恐懼說再見
前不久,昆明一起骨髓捐獻者反悔事件在媒體上受到多方關注,媒體報道中稱她的反悔“恐加速患者死亡”,一時間輿論壓力極大。難道骨髓捐贈真的答應了就不能回頭,捐贈者真的必須承受那么大的壓力嗎?
前不久,昆明一起骨髓捐獻者反悔事件在媒體上受到多方關注,媒體報道中稱她的反悔“恐加速患者死亡”,一時間輿論壓力極大。
骨髓捐獻者臨時反悔,并不是第一次,但這起事件的不同之處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捐獻者本來同意捐贈,可是在捐了100毫升左右干細胞懸液時,由于醫院的采血機器出現故障,導致捐獻過程中斷。因為捐獻量沒有達到患者所需,醫院想要再次采集,這時捐獻者出于家庭壓力以及對醫院的不信任,拒絕繼續捐獻;另一方面,由于捐獻者起初同意捐獻,因此患者已經進行了移植前的預處理,健康狀況極度脆弱,得不到足量的捐獻,恐怕會面臨生命危險[1]。
難道骨髓捐贈真的答應了就不能回頭,捐贈者真的必須承受那么大的壓力嗎?
捐獻者拒捐,會加速受捐者病情惡化?
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骨髓移植手術是“清髓性骨髓移植”。顧名思義,在移植之前,受捐者要接受大劑量化療和/或放療及免疫抑制預處理,清除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寺〖毎?,阻斷發病機制(將“壞”細胞掃地出門),然后才能把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給受捐者(將“好”細胞請進門),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統。
此方法對受捐者的健康打擊是非常大的——在原有造血系統、免疫系統被摧毀而新的系統尚未建立時,患者對外界抵抗力極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為一次小小的感染而喪命,所以在這期間他們要住在無菌病房,依靠醫療干預來維持生命。如果捐獻者在此時突然反悔,受捐者確實面臨致命的危險。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有其他備選的捐獻者,醫院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聯系備選捐獻者,爭取其同意并盡快進行移植手術以挽救病人生命。如果沒有備選的捐獻者,患者只能住在無菌病房,在對癥治療(抗感染、補充相應血液成分等)的基礎上,應用各類造血生長因子、細胞集落因子等促進造血、免疫功能的恢復。同時醫院會繼續尋找捐獻者。只是對本身已患重病的受捐者而言,能否熬過這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