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本碩畢業生爭當清潔工“掃大街也是公家的人”
哈爾濱市招聘457個有事業編制的清潔工引來1萬余人報名,其中近三千人擁有本科學歷,25人擁有統招碩士研究生學歷。報名者們期待著“旱澇保收的一生”。中國現有事業單位約130萬個,納入事業編制人員近3000萬,各項事業經費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0%以上。
責任編輯:楊繼斌
年輕人前所未有地迷戀上了體制內的生活。2012年9月15日,河南三門峽,一處公務員考試考場外的長龍。
編者按
“人崗匹配”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而人才流動的基本規律是:勞動力總是從價格低的地方流往價格高的地方。
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一邊是“編制內”穩定、有福利保障的誘惑。于是,研究生、本科生爭搶清潔工職位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哈爾濱市招聘457個清潔工引來1萬余人報名,其中近三千人擁有本科學歷,25人擁有統招碩士研究生學歷。“事業編制”,是此次招聘最大的亮點。
“沒有拒絕的勇氣”
一家培訓機構甚至針對本次環衛系統招聘推出了基礎精講班,優惠價580元。
決定競聘成為一名環衛工人前,佟鵬用了半年的時間證明:自己的本科文憑“根本不值一提”。
2012年6月,他從哈爾濱一家三本院校畢業。原以為好歹也是個本科生,找份工不難。一次次失敗卻敲碎了他“僅有的尊嚴”。
6個月里佟鵬換了3份工作:在一家化工企業制作大大小小的罐頭;在藥廠做倉庫管理員,守著一屋子五顏六色的藥盒子;在保險公司做文員,“就是跑腿送傳單”。
枯燥,朝不保夕,是佟鵬最大的感受,每月不超過1000塊的工資,也讓他覺得“沒有未來”。
于是2012年9月,母親興奮地拿著報紙走進屋,把“哈爾濱招事業編制環衛工”的新聞塞到他眼前時,他覺得“好像沒了拒絕的勇氣和力氣”。
母親仔細研讀了招聘公告,發現了最為閃光的四個字:“事業編制”。
“這就是給政府干活。”母親勸說兒子,“掃大街有啥的,政府不垮,我們不垮。”
大學里彈了四年吉他、喜歡重金屬音樂的佟鵬,最終決定聽母親的話。他累了,也想通了:“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