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臺灣為何還有人情味
環顧臺灣街頭,媽祖廟、孔廟見縫插針地躋身于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筑中,且都不冷清,香火信眾不絕。也許正是它們護佑了臺灣人的內心平靜和靈魂的安寧,也保住了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和友好。
責任編輯:史哲、戴志勇、蔡軍劍
去臺灣前,在報紙上看過“立委”打架,“草莓族”(指1980年后出生的年輕人,從小嬌生慣養、抗壓能力差)把“二二八”視為假期的代名詞,就算到了臺灣,看見各路電視臺都在播報李宗瑞案,也有此地“世風日下”之感??僧斘胰柭?,不管步履如何匆忙,答者總是耐心熱情;橫穿馬路,司機在車內示意我先走;鐵路工作人員對待每位乘客,謙卑有禮;餐廳老板如自家親友,語氣關切。我又開始納悶:這一份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單純,除了對規則的遵守,還有其他原因嗎?環顧臺灣街頭,媽祖廟、孔廟見縫插針地躋身于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筑中,且都不冷清,香火信眾不絕。也許正是它們護佑了臺灣人的內心平靜和靈魂的安寧,也保住了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和友好。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