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新貴”,又新又貴“獲益最大的開發商為何不多付點”

從深圳、成都、蘇州到最近的杭州,幾乎每座地鐵城市都會遭遇票價貴的市民抱怨,輪番被冠上“史上最貴”的稱號。一張小小地鐵票的背后,是各地巨大的地鐵建設和運營虧損。貸款建設、虧損運營,高票價成“慣例”。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陳佩

注:根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城市另有優惠政策。 (李伯根/圖)

從深圳、成都、蘇州到最近的杭州,幾乎每座地鐵城市都會遭遇票價貴的市民抱怨,輪番被冠上“史上最貴”的稱號。

一張小小地鐵票的背后,是各地巨大的地鐵建設和運營虧損。貸款建設、虧損運營,高票價成“慣例”。

不少地方政府已經知道,昔日費盡周折爭取到的地鐵,一旦進入運營,會是多大的燙手山芋。

最新的一個燙手芋頭是杭州地鐵1號線。

在2012年上半年土地財政出現罕見的負增長后,杭州市政府正面對著尷尬的雙重困境——自從8月公布地鐵票價兩套備選方案以來,素來被宣傳為“惠民工程”的地鐵,卻一直頂著“最貴票價”的頭銜;另一方面,財政日益捉襟見肘,卻還得疲于應付地鐵運營后的巨大虧損。

2012年10月18日,杭州市政府公布了最終方案:起步價2元、最高8元。與最高9元的另一方案相比,降低票價和隨之推出的打折方案,無疑是一次讓步。然而,卻依然難以消除市民的反對聲。

杭州曾因高調引進“地鐵+物業”的香港地鐵運營模式、以地鐵拉動周邊房產而聞名。“我已支付高房價,不應再付高票價。”一位市民在新聞發布會場外的抱怨代表了部分不滿的聲音。

難收回的成本

官方并不這么認為。“這是根據杭州實際,經過反復論證、幾經權衡作出的決定。”杭州市物價局局長郭初民說。

杭州市物價局提供的數字或許可以解釋何為“實際”——杭州地鐵1號線總投資為236.42億元,每公里造價接近6億元。“根據測算,地鐵1號線初期的年運營成本是5.78億元,而包括折舊、貸款利息等在內的完全成本則為18.58億元,按確定的地鐵票價和預測客流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