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為何劍拔弩張?
弱國與強國結盟,沒有實力,就沒有籌碼,不是被人利用,就是淪為大國之間政治博弈的犧牲品。齊先生這本書,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美外交關系史教科書,鑒往知來,豈無益乎?
責任編輯:劉小磊
弱國與強國結盟,沒有實力,就沒有籌碼,不是被人利用,就是淪為大國之間政治博弈的犧牲品。齊先生這本書,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美外交關系史教科書,鑒往知來,豈無益乎?
今秋華北多雨,一周下兩三天是常事,夜雨孤燈,閉門讀史,不亦樂乎。齊錫生先生所著《劍拔弩張的盟友》,上下兩冊,八百多頁,從入伏到出伏,竟通讀了一遍。
齊先生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主修國際關系,1967年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書,1990年到香港,參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建校,并在校任教。二戰結束后,美國學者研究戰時中美軍事合作關系的著作很多,但由于他們不了解民國的歷史和戰時的國情,對蔣介石本人也有種種偏見、誤會甚至歧視,以至于不能客觀地敘述和評價那段歷史。有感于此,齊先生立志糾偏,他參讀了大量的中英文資料,把英文著作里沒有交代清楚的事件,用中文資料予以補充,把英文著作敘述不確、評價失實的地方予以糾正,把中美軍事合作的歷史背景,把中美軍政要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蔣介石與史迪威的關系),把事件脈絡與人物互動的過程和結局,都作了非常細致的敘述,評論也很中肯,雖不免引述大量中英文原始資料,但讀來饒有趣味,不忍釋卷。
《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系(1941-1945)》,齊錫生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外交關系出現轉機
1941至1945年的中美軍事合作,是決定近代中國歷史命運的重大事件??谷諔馉幍慕Y局和抗戰勝利后中國政局的走向,乃至20世紀后50年中國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角色,都由這五年的關系生發、衍變。在這五年里,中美兩國為了戰勝日本,都以本國利益為宗旨,抱著各自的目的,相互試探、求助、配合、利用,在合作過程中,雖然也充滿了懷疑、摩擦、沖突、怨恨,磕磕碰碰,矛盾重重,以至于雙方都有不滿和失望,但總算基本上實現了各自的政策目標。
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爆發的近百年里,美國是西方列強中對中國侵害最小的國家,也是外交上影響最小的國家??谷諔馉幈l后,在外交上,美國對中國的援助和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