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變形記

作為一場世界范圍的知識傳承與文明交流的回歸式嘗試,“真人圖書館”在中國遭遇了水土不服。在思維壁壘、功利主義和商業誘惑的干擾下,它成為某種意義上與現實妥協的產物。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賀風玲

2012年4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colaloft 荒島圖書館舉辦了“真人讀書會”活動。 (林朝陽/CFP/圖)

作為一場世界范圍的知識傳承與文明交流的回歸式嘗試,“真人圖書館”在中國遭遇了水土不服。在思維壁壘、功利主義和商業誘惑的干擾下,它成為某種意義上與現實妥協的產物。

一項返璞歸真的閱讀潮流——“真人圖書館”正在全球興起,2012年它進入中國并迅速遍及十多個城市。

這是一項知識傳承與文明交流的回歸式嘗試,誕生于新世紀初一群丹麥年輕人美好的愿望——讓不同文明、不同國度和不同宗教的人坐下來好好說話,以消解人類愈演愈烈的暴力和偏見。在一場音樂節中,75本“真人書”首次走向觀眾,拉開這場精神實驗的帷幕——從“讀書”到“閱人”。

此后,印第安人、艾滋病患者、脫衣舞女郎、斷指者甚至“匈牙利右翼極端分子”,都相繼走上“書架”,供公眾“借閱”。

這股潮流由歐洲出發,由美洲、澳洲和日韓進入中國。在這個為世界首創了造紙術與印刷術的國度,實驗者們試圖秉承“真人圖書館”的創辦主旨,然而卻遭遇了復雜的現實。

中國的“理想書單”

作為舶來品,“真人圖書館”在中國的登陸點之一是香港。2011年8月,兩家NGO(非政府組織)將其付諸實踐。這一年,由“自由行”和“雙非孕婦”等引發的陸港矛盾正在升溫。

一個旨在“打破謾罵文化”和“建立相互尊重”的“真人圖書館”應運而生。在活動日,“雙非”人士、新移民、少數族裔、變性人、外籍傭工等40本“真人書”席地而坐,由路人“取閱”——可以讓“書”講述自身的經歷,也可以由讀者與之進行探討和辯論。

2012年1月,來自成都的“讀者”韓瀲被這一幕深深吸引。這個充滿個性的姑娘正在計劃一場與眾不同的長途旅行,這給了她啟發,&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