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個人的三條河(5)
少年時,洛陽于我,不是一座城市,它是我內心的首都;中年后,北京于我,則不是首都,而是一座龐大無邊的城市。
那個走進洛陽的少年
少年時,洛陽于我,不是一座城市,它是我內心的首都;中年后,北京于我,則不是首都,而是一座龐大無邊的城市。
第一次走入洛陽,是在我十二三歲的少年期間。那時候,終日玩耍在被改做學校的村頭廟院,教室的墻壁和房梁上都是描繪的鬼神故事;上學、放學的路上,赤著腳,彈著彩色的玻璃球兒,也在嘴里念念有詞地背著毛主席語錄和毛主席的驚天詩句,被“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那樣的名言所鼓舞,以為會有遲早的一日,自己將擁有天下,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隅世界。所以,也就從來不把鄉村的苦累、寂勞放在心上,只是希望能盡快長大,到城里走走,到洛陽看看。想,既然城和城市在未來都屬于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的我們,我就該早點認識它們,認識那些早晚將屬于我的高樓、馬路、大街、商場、路燈,還有城市磚墻縫里的野草。
作者:閻連科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nb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