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洪流——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21)

1984年10月,國務院發出《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允許農民自理口糧進集鎮落戶后,至當年底,龍港鎮收到購買地皮落戶的申請總數接近5000戶。至1985年底,龍港鎮鎮政府征收了1000多萬元的公共設施費,基本解決了龍港當時建設“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工程投資難題。

第二部 跨一只腳進城(1984—1988)

第一組樣本 農民造城辦廠,離土不離鄉

第一篇 浙江蒼南:中國第一座農民城(2)

近五千戶在龍港投資

1984年10月初,陳定模第二次到錢庫區召開動員大會,能容納千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會上,從發展前景到交通優勢,從城市生活到商業機會,陳定模侃侃而談,一個小時的動員會結束后,主席臺旁仍聚集著滿腦袋問題的農民。

當天,陳定模就收到了填好的600多張申請表格。

距離錢庫區10里地的陳家堡村,是陳定模的老家。已經嫁到附近蘆浦鎮的陳智慧時?;啬锛肄D轉,偶爾會碰到堂叔陳定?;剜l看望老母親。時年27歲的陳智慧還記得:“定模叔回鄉也不忘發動鄉鄰去龍港”。

那時候陳智慧娘家與陳定模的母親家同住一排房子。

“應該是1984年冬天,有天吃過晚飯,天漸漸暗了下來,左鄰右舍都搬著小板凳在定模叔家門前聊天。定模叔讓大家報家里的存款額,他再根據各家情況提建議,誰家做鞭炮生意,存款多,就到金釵河邊買地皮;誰家超過3000元存款,再賣掉家里的香菇等干貨,可以到龍港的江濱路上買地皮;誰家存款不多,但可以問哪個親戚去借錢,到沿河北路上買便宜一些的地皮……”

但在陳家堡村的陳東莊第四村民小組,這個只有40多戶、260多口人的小自然莊,關于到底要不要去龍港鎮買房落戶的爭論從沒停止過。

時年19歲的裁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