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洪流——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22)

社隊企業是我國鄉鎮企業的前身,無錫則是社隊企業的發源之地。1956年,我國最早的社隊企業——春雷造船廠——就誕生在鄧錫峰的老家無錫縣東亭鎮春雷大隊。1984年,中央四號文件正式將“社隊企業”正名為“鄉鎮企業”。伴隨著政策的肯定,鄉鎮企業進入大發展的十年。年輕的鄧錫峰們趕上了好時候。

第二部 跨一只腳進城(1984—1988)

第一組樣本 農民造城辦廠,離土不離鄉

第二篇 江蘇無錫:先上田再上班(1)

鄧錫峰過上了一段極有奔頭的生活。每天五六點就起床,先去照看農田,到8點,放下泥褲腿就進廠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后,回家先拿開水泡碗冷飯大口扒光,接著又下地干農活直到天黑。每年適逢稻麥收獲的農忙時節,工廠統一放十天左右的農忙假。這也是“農民工人”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典型生活形式。

1983年夏,17歲的鄧錫峰初中畢業了。在人生的最后一個暑假,他沒有時間留戀或感慨,他家太窮了,不可能繼續供他讀高中,擺在他面前的路剩下兩條:像祖祖輩輩一樣務農,或者去社隊企業找份工作。

對鄧錫峰來說,這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1982年“分田到戶”,鄧錫峰一家五口每人分到半畝口糧地,自種自食,僅夠吃飯。此外,靠種菜、養豬等副業,每年也不過收入三四百元。而社隊企業的普通職工年收入也有上千元,以當時物價水平,3000元可以蓋起一棟小樓房,進廠工作兩三年的收入便足夠了。

社隊企業是我國鄉鎮企業的前身,無錫則是社隊企業的發源之地。1956年,我國最早的社隊企業——春雷造船廠——就誕生在鄧錫峰的老家無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