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調查局搞掉了中情局長
紐約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彼得·金是本土安全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情報委員會成員。他為聯邦調查局的暗箱操作暴怒。彼得·金認為,彼得雷烏斯的工作牽扯到美國的全球安全,而且他是近期對美國外交政策影響最深的中情局長。哪怕是出于對總統的保護,也該提早將事情講出來。
責任編輯:史哲
彼得雷烏斯上將。圖為2011年8月31日,他告別軍旅,出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2012年11月9日,在奧巴馬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三天,過去經常被他占據的媒體頭條位置迅速被大衛·彼得雷烏斯所取代。
彼得雷烏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四星上將。將軍因為連續收拾了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兩攤難題,而在美國軍政兩界擁有良好口碑。不過,這次讓將軍處境尷尬的不是拉丹這樣的國際恐怖主義大亨,也不是塔利班武裝分子,而是兩個女人。
經過記者們的不懈努力,將軍辭職內幕得以逐漸曝光。
彼得雷烏斯的朋友吉爾·凱莉收到威脅性的匿名電子郵件,然后是聯邦調查局介入,事情隨即狗血起來,聯邦調查局隨即發現了將軍與其傳記作者葆菈·布羅德維爾有染。調查進行半年后,案情通過官方和私人渠道轉到美國國會和國家安全部門最高層,到美國總統大選結束終于被捅到白宮。
戰功顯赫的將軍、吃醋的情人、政客、沖動的特工、中情局、聯邦調查局、白宮……諸多角色在人們想象中堪比一部好萊塢大片。然而,將軍的辭職還不是結束。最新的消息是,那位受到匿名郵件威脅的女士被發現與將軍的前同事、美軍駐阿富汗部隊總司令約翰·艾倫關系“過于密切”。新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葆菈·布羅德。
將軍的黃昏戀
彼得雷烏斯與葆菈·布羅德維爾的相識始于2006年春將軍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演講。當時,作為演講者的彼得雷烏斯已經是軍界備受關注的人物,他演講的內容是伊拉克的情勢。而作為安全研究學者的葆菈則是他的一位聽眾。葆菈與將軍同樣出身西點軍校。在演講結束后的午宴上,葆菈希望在安全課題的研究上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