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洪流——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30)

在北國嚴酷的冬天里,從遭受水災的呼蘭縣、阿城縣等哈爾濱下屬郊縣,先后擁進了幾十名年輕女孩,由市婦聯安排了保姆、餐館服務員的工作,開始了她們人生之中第一次進城務工之旅。而這些女工的進城,也翻開了哈爾濱市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的新一頁。

第二部 跨一只腳進城(1984—1988)

第二組樣本 城市拓荒者 “打工妹”群像

第六篇 黑龍江哈爾濱:離開熱炕頭當保姆(1)

在炕上,沒去過幾次哈爾濱的婦女主任,硬是向胡惠清描述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城里的生活讓胡惠清羨慕不已,電視、電飯煲、洗衣機等電器胡惠清當時都沒有用過。聽了這些話,胡惠清心癢癢了,打定主意要進城,她覺得,大不了干不下去就回村里,城里人還能把她吃了嗎?

溫峰清楚地記得,在介紹所成立的頭幾年,大多數進城女工,是十七八歲的年輕女孩,她們沒有結婚,無家庭負擔,而家庭的牽絆是當時很多農村婦女無法進城的原因。這些年輕女孩渴望到城里去,尋找改變生活的機會,同村玩伴或者村婦女主任一句“走,到城里當保姆去”,她們的心就先被牽走了。今年6月24日下午,剛從北京參加培訓回哈爾濱的景平,在辦公室里沒坐多久,就接到了好幾通電話。放下手機,她長吁一口氣,電話里,一位領導托她千萬幫忙安排一位月嫂。作為哈爾濱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的主任,她每天要接到不少這樣的電話,但麻煩的是,服務中心里幾乎所有的月嫂,下半年的任務都已排滿。

在職工平均工資約2000元的哈爾濱,月嫂每月工資是4500—5500元,使得月嫂成了家政行業的明星職業。每天都有不少人前來咨詢,如何才能通過培訓成為月嫂。

而在1985年12月,家政服務中心的前身——哈爾濱市婦聯家庭服務員介紹所成立時,這一切還無人敢想。那個冬天,這個新成立的機構只有一名婦聯干部兼管,一批初次進城當“小保姆”的農民工,和急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