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看蟊娦腋W中的“自由”
幸福只是福祉的一個部分,而福祉(福利)則又只是好生活的一個部分。在對人類生存處境進行評估和量化測定時,具有政策指導作用的不是籠統的“幸?!?,而是從“福祉”中挑選出來的一些部分,如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社會機會不公正、環境惡化等。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婷
提升社會的整體自由,改善具體的社會保障制度
在美國的大眾幸福學中,幫助人們幸福起來的六個方面建議是:如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如何立刻就取得成效、如何去除生活中的煩惱和恐懼、如何在生活的所有領域中都能建立好的關系、如何以平靜的心態生活,以及如何得到真正的自由。
幸福感(happiness)是一個主客觀結合的生存整體狀態評估。心理學家賽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他的積極心理學中提出一個幸福公式: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后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大眾幸福學的前五方面都可以說是包含在“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中了,有效的心理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先天遺傳素質”的不足,是追求幸福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努力去實現的。只有自由關系到幸福的“后天環境&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