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于見】老人不是包袱
在我居住的城市,與老人有關的世界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了。各行各業,老人沒啥希望、前途,只有青春才是資本、熱錢。我們所謂的老齡問題,不僅僅是如何安置老人的問題,根源是我們的觀念出了問題。這種拒絕守成、從零開始的文化,已經深入骨髓。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婷
各行各業,老人沒啥希望、前途,只有青春才是資本、熱錢
對于倫敦,我的一個印象是,這城市到處是女王般儀表堂堂、高貴嚴肅又親切和藹的老同志。也有許多老婦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坦蕩磊落。他們為什么不理直氣壯地坦蕩磊落?這個偉大的城市是他們建造的,是他們的青春為這城市的輝煌奠基。隨處可以證明他們曾經創造了這個城市,倫敦沒有拆遷,所以92歲的設計師可以指著那座教堂的窗子說:這是我設計的!泥水匠可以告訴他的重孫:你的足球場是我砌的地基!
老人依然活躍在沙龍、酒館、劇院、教堂。我朗誦詩的那個下午,大廳里全是中年人和老人,提問踴躍而深刻。他們不僅是爺爺奶奶,更是教師、顧問和高人。老人不是包袱,而是那國家的活史書、精神容器、道德楷模、美食秘方,以及某種久經考驗的生活品位。
倫敦有許多老人用品商店,不是鳳毛麟角的一兩家,老氣橫秋專為敷衍老人賺幾個小錢的粗糙丑陋專賣店,而是老人的時裝店、老人的日用器皿店、老人的手工皮鞋店、老人的雨傘店、老人喝下午茶的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