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著艦 驚險20秒

當“飛鯊”552號機尾鉤牢牢咬住第二道阻攔索,時速兩百多公里的飛機把阻攔索拉出一個巨大的V字,飛機僅僅向前滑行數十米便在“遼寧”艦上穩穩停住,人們緊繃的神經也為之一松。這其中也包括中國首位著艦成功的飛行員戴明盟,還有他視野中逐漸變淡的紅,那是著艦時巨大的慣性,讓全身血液上涌造成的結果。

責任編輯:史哲

著艦一瞬。 (查春明/圖)

尾鉤掛住阻攔索。 (查春明/圖)

釋放阻攔索。 (查春明/圖)

“飛鯊”從陸上基地起飛到在航母上降落要30多分鐘, 而決定其成敗的關鍵環節不過20秒。

2012年11月23日,艦載機“飛鯊”以它的前輩們從未有過的方式出場,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公開亮相。

多年前,國產三代機殲-10的長空留痕,也只是在網友偶然的驚鴻一瞥,才能見到它若有若無的身影;國產四代機“殲-20”、“殲-31”直接了許多,但網絡公開曝光然后獲得官方認可,多了一點遮遮掩掩;而“飛鯊”輕巧的起落以及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背景,通過媒體鏡頭堂而皇之與公眾見面,這足以稱得上華麗。

“飛鯊”的第一次著艦,從陸上基地起飛到在航母上降落,整個過程三十多分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決定其成敗最關鍵環節不過20秒。這20秒,被了解航母著艦的專業人士稱為“驚險20秒”。

“驚險20秒”

“驚險20秒”,從艦載機進入航線、對準降落中線開始,到最后戰機尾鉤咬住阻攔索為止。

這20秒曾經吞噬了眾多頂級飛行員。在噴氣時代,為了讓高速戰機在航母上起降,對現代航母運用歷時最久的美國就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近十分之一的飛行員因著艦階段的各種特情發生墜機事故。最慘痛的一例發生在1981年,一架EA-6B型電子戰機因為沒能咬正中線,著艦后偏離跑道,撞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