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事件后,江蘇官員首談環評工作得失環評聽證,要強制,更要審核

每次出現環境群體性事件,首遭拷問的總是環評中的公眾參與,走過場、假問卷、“被”參與等問題,總是不絕于報端。記者日前采訪了《意見》主要制定者,江蘇省環保廳環境影響評價處處長潘良寶,這也是啟東事件后,江蘇相關主管官員首度公開談及啟東事件的影響。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陳佩

每次出現環境群體性事件,首遭拷問的總是環評中的公眾參與,走過場、假問卷、“被”參與等問題,總是不絕于報端。

2012年10月29日,江蘇省環保廳下發《關于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環保公眾參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引入強制聽證、公眾參與環評調查審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環評有效結合等新辦法,規定尤其強調對重大項目的觀照,比如對可能存在重大環境風險或影響的建設項目,書面問卷調查表發放量不得少于200份,聽證會必須要請持不同意見的代表參加,重大的環境敏感項目要在主流媒體上公示以及重大、重點敏感和熱點項目或規劃環評的公眾參與情況要進行復核等措施。

三個月前,正是江蘇啟東,部分民眾為阻止“王子紙業”公司排污入海項目,爆發了群體請愿行動,事后地方政府緊急決定取消了該工程。

南方周末記者日前采訪了《意見》主要制定者,江蘇省環保廳環境影響評價處處長潘良寶,這也是啟東事件后,江蘇相關主管官員首度公開談及啟東事件的影響。

南方周末:對于建設項目的公眾參與環評,江蘇省這次出臺意見,是否與啟東群體性事件有關?

潘良寶:近年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成為焦點問題,引發了一些群體性事件,也反映了環評過程中公眾參與的代表性、有效性不足的問題。2011年我們就對環保部文件(《環境影響評價公共參與暫行辦法》)中的聽證會要求進行細化,提出對諸如化工集中區、重金屬集中區、垃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