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人腦,迄今最大規模

用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96臺計算機,研究人員制造出了包含53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突觸的人造“大腦”。這是迄今為止對大腦的最大規模的模擬。

責任編輯:朱力遠 實習生 吳燁

IBM 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在用電腦模擬人腦。在神經科學解決最基本的問題之前,人工智能不大可能產生突破。 (南方周末資料圖)

用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96臺計算機,研究人員制造出了包含53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突觸的人造“大腦”。這是迄今為止對大腦的最大規模的模擬。

2012年11月14日,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2012超級計算大會上,IBM的計算機專家提交了一份標題是“1014”的報告。報告所描述的研究被媒體稱為“認知計算的里程碑”。使用了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96臺計算機,研究人員制造出了包含53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突觸的人造“大腦”。

這是迄今為止對大腦的最大規模的模擬。它的初始目標是模擬出實驗室中常見的恒河猴的大腦。有網友戲稱“世界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計算機誕生后的第一件事會是要一根香蕉吃”,但現在這個“大腦”只是“神經形態工程學”意義上的。

這里所說的神經元和突觸并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對于計算機來說,神經元就是計算中心,每一個神經元能夠從周邊成千上萬的其他神經元那里接收到輸入信號,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然后再發射出去;突觸是用于連接神經元的,它是記憶和學習發生的地方。

換句話說,神經形態工程學是受生物腦的功能和結構的啟發,來改進計算機。比如說,傳統的計算機依靠數量巨大的晶體管的打開與關閉來運行,要求接近完美的動作。這意味著電力的消耗。人腦只需要20瓦的電力,但是如果用傳統方式建立與人腦規模相當的計算機,其用電量將相當于一個小城的用電量。之所以會這樣,一個原因就是人腦是“事件驅動&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