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21129)】南宋的兒童救濟制度

如果一名孤苦無依的兒童在宋代的州縣或都城流浪,那么按照當時的制度安排,他會被送入附近的福利機構收養,由政府提供住宿、衣食,并安排免費入學。這是宋代的一項社會救濟制度,名曰“慈幼”。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張萍

華中地區最大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于2006年12月8日在武漢掛牌成立。2010年11月,該中心新建的、建筑面積6607平方米的新址投入使用,內設床位200張,為流浪的未成年孩子提供臨時生活救助、文化知識教育、行為矯治、心理輔導教育等。11月22日,一名孩子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的課堂上。 (新華社記者 程敏/圖)

《南方都市報》 2012年11月26日 吳鉤

(原文摘編)如果一名孤苦無依的兒童在宋代的州縣或都城流浪,那么按照當時的制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