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的微博“逆襲戰” 從封閉到開放,從“背黑鍋”到“搶話筒”
聽了太多政府、開發商意見,城市規劃師不愿再龜縮在圖紙背后,當“職業背黑鍋”者。他們將陣地搬上微博,開始抬頭問路、宣講理念、抨擊規劃怪現狀。他們也試圖將城市規劃從封閉的政府編制行為轉向開放的公眾參與。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陳佩
聽了太多政府、開發商意見,城市規劃師不愿再龜縮在圖紙背后,當“職業背黑鍋”者。他們將陣地搬上微博,開始抬頭問路、宣講理念、抨擊規劃怪現狀。他們也試圖將城市規劃從封閉的政府編制行為轉向開放的公眾參與。
“職業背黑鍋”
“你知道規劃師是什么嗎?”這是微博名為“規勒個劃”的規劃師在接到南方周末記者電話時,第一句便反問道。
他平日里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卻總不能令專業人士滿意。
目前,像“規勒個劃”這樣的注冊城市規劃師在我國約有16000名。他們是公眾熟悉的陌生人,每個人都在使用他們的作品,大到一座城市的空間布局,小到一條馬路的規劃。不過,他們極少直接面向公眾,更多時候,他們埋頭在CAD(一種畫圖軟件)和成摞的設計稿里。
然而,近幾年隨著城市急速膨脹,這群“隱身人”幾乎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在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松看來,無論城市規劃出了什么差錯,人們都會跟上一句:“這規劃是怎么做的?”
他們調侃自己是“職業背黑鍋”的。“城市規劃專業真的不是畫圖的……房子蓋得那么丑也不是我們的事,馬路拉鎖也不歸我們管,堵車也不是我們弄的,老城被拆了也不是我們的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石楠在微博上打趣道。
在采訪中,規劃師們感嘆:“很多時候并不是規劃,而是市政、交通、管理、施工方面的問題。”
規劃領域結構性的掣肘讓他們“啞巴吃黃連”。于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誕生了。
這些規劃師不約而同地把宣泄、宣講、討論的陣地搬上了微博,最知名的規劃院院長、規劃“大拿”都在微博上活躍起來。他們不愿意再“打醬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