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夢踐行者】林丹:金牌只是一個很基礎的標準
從12歲拿到第一個全國冠軍,到今天39個羽聯冠軍和17個世界冠軍,林丹是史無前例的超級大滿貫獲得者。他以天賦、技藝與超強的意志力,制造了強悍堅忍的氣場,塑造了無堅不摧的中國精神,展現了獨特的中國魅力。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張潔瑤
林丹希望能把羽毛球運動推向職業化,推向“更高的國際舞臺”。他擔心的是,最后既走了國家培養的路,又走了職業化的路:“兩條路都要走,那肯定走不好。”
致敬辭
從12歲拿到第一個全國冠軍,到今天39個羽聯冠軍和17個世界冠軍,林丹是史無前例的超級大滿貫獲得者。從2004奧運會首輪出局,到2008、2012兩奪奧運金牌,林丹以其天賦、技藝與超強的意志力,制造了強悍堅忍的林丹氣場,塑造了無堅不摧的中國精神,展現了獨特的中國魅力。
林丹年度漢字:新
“今年我和謝杏芳的新婚,是我選擇這個字的原因之一。從我個人來講,倫敦奧運會已經結束,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巴西奧運會,當然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參加。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新的周期,我希望接下來四年,自己能像原來那樣去努力。”
林丹是奧運冠軍,同時他還是一位軍人,2012中國夢致敬盛典現場,為林丹致敬的嘉賓也是一位軍人——90歲的蔣大宗。他曾是西南聯大的學生,中國遠征軍的抗日老兵,西安交通大學的教授,同時他也是中國生物醫學工程的學科創始人之一。
“我比你大一個甲子以上了,當年我像你這樣年紀的時候,抗日戰爭算是勝利了,那時候我們希望國家能夠走到繁榮富強的道路上,但那個時候這是不能實現的夢想。”蔣大宗在致敬現場對林丹說。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激戰李宗偉,成為羽毛球史上第一個衛冕奧運冠軍后,林丹回國就宣傳他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在那之前一年,李宗偉也出過一本自傳,叫《敗者為王》。
這本書的出版,國家羽協一點兒也沒干涉。盡管林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自己只是寫了一個羽毛球運動員的成長經歷,但人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一個奧運冠軍對“唯金牌論”的不認同;一個羽毛球選手,對國家羽毛球隊不合理教練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