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夢踐行者】劉道玉:一位超前的教育改革家
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劉道玉大力倡導自由開放校風,大刀闊斧改革高等教育,領風氣之先;卸職之后,他矢志不渝探索理想教育,抨擊教育積弊,呼喚創造性人才培養,言論振聾發聵。他是當代中國最值得記取的大學校長之一,也是最沒有權力卻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
責任編輯:劉小磊 實習生 閻彬 吳燁
易中天是武大畢業生,見到劉道玉,先鞠了一躬。
致敬辭
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劉道玉大力倡導自由開放校風,大刀闊斧改革高等教育,領風氣之先;卸職之后,他矢志不渝探索理想教育,抨擊教育積弊,呼喚創造性人才培養,言論振聾發聵。他是當代中國最值得記取的大學校長之一,也是最沒有權力卻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
劉道玉年度漢字:創
我選“創”。在漢語字典中,含有“創”的詞匯很多,例如創造、創新、創世紀、創造精神等等。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創造的歷史,人類今天享受的所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創造的成果。
我們國家2012年取得的所有重大成就都是創造的成果,第一艘航空母艦制造試航是創造,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在運行軌道對接是創造,蛟龍號深海探到7000米也是創造;我們的奧運冠軍林丹、徐莉佳也是創造者,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獎,都是創造。中國太需要創造,太需要夢了,我們應當把創造和夢結合起來,以夢帶創造,以創造來實現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夢想,創新不止,創造萬歲。
在武漢大學的校園里散步時,老校長劉道玉依然會被許多年輕的學生認出來。雖然他卸任校長已經二十多年了,但這位“永遠的校長”留下的武大改革故事,卻在一代代學生中口耳相傳。
劉道玉是南方周末“中國夢”致敬的第二位大學校長(第一位是中國政法大學前校長江平),2012年11月17日“中國夢致敬盛典”那天,劉道玉還差一周就是80歲生日了,作家莫言托好友、翻譯家許金龍送來一幅“打油詩”:“先生聲名重,改革舉大旗。敢為天下先,甘做護春泥。桃李遍九州,文章煥萬世。八十正當年,百歲眾人期。”
11月24日,劉道玉在武漢的80歲生日正日子,大家為他舉辦了慶?;顒?,老校長卻又將它變成了一次為教育改革呼喊的機會。在這場以“創造教育”為主題的論壇上,他介紹了自己設計的創新體系。就像他自己所說的,1980年代主政武大期間,他是改革實踐的拓荒牛;離開校長職位后,他就成了為中國教育改革晝夜啼叫的杜鵑鳥。
校長沒有部長權大,但可以做事
南方周末:你的教育理想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根的?
劉道玉:我在中學時代讀過一本書,叫做《炸藥大王諾貝爾的故事》,那時我就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個諾貝爾式的發明家。但是在32歲的時候,我被任命為武漢大學的副教務長,39歲被任命為黨委副書記,48歲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這就意味著我失去了化學家的舞臺—&m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