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讀毛澤東詩詞
從胡適的為人及為文表現的立場看,毛澤東并不多么了解新文化運動之后的胡適。那么,胡適在那以后的歲月,不理解毛澤東,同時很難領會毛澤東的詩詞意味,也就很正常了。不過,透過胡適對毛澤東詩詞的閱讀,我們還是能看出,政治態度的異同,完全可能影響到文學欣賞及評價,雖然我們知道這兩者之間彼此評價標準相距甚遠。
責任編輯:劉小磊
說起來,毛澤東與胡適的相交,時間還是頗早的。最初,他是通過文章知道胡適的。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引用毛澤東的自述說:“《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雜志,由陳獨秀主編。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
毛澤東后來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胡適正在這里當教授。這期間,他們是有過聯系的。胡適的日記里,曾留下過這樣一筆:“毛澤東來談湖南事。”時間是1920年1月15日。關于這次會面,胡適在1951年5月讀到蕭三的《毛澤東的初期革命活動》一文時,因為其中兩次提到毛澤東在湖南組織“自修大學”,便引起回憶:“毛澤東依據了我在一九二〇年的‘一個自修大學’的講演,擬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學章程’,拿到我家來,要我審定改正。他說,他要回長沙去,用船山學社作為‘自修大學’的地址。過了幾天,他來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南去了。‘自修大學’見于記錄,似只有這兩處,故我記在這里。”
毛澤東給胡適的明信片原件保留了下來,這大約是這兩位重量級人物之間交往的最明確證據了。
毛澤東自北京回到長沙后,隨即給胡適發了一張明信片:
適之先生:
在滬上一信達到了么?我前天返湘。湘自張去,氣象一新,教育界頗有蓬勃之象。將來湖南有多點須借重先生之處,俟時機到,當詳細奉商,暫不多贅。此頌教安
毛澤東 寄寓長沙儲英源楚怡小學校
七,九
該明信片原件保存了下來。這大約是這兩位重量級人物之間交往的最明確證據了。
因了這一層關系,毛澤東在延安時,曾請去那里訪問的傅斯年代向胡適轉達問候;借著這片東風,胡適在抗戰勝利后的1945年8月,向毛澤東發一電文,討論國事,力勸毛澤東及中共領袖:“宜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