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一九四二》喚醒了人們的悲憫心

這部電影送審時,審查委員會二十多個人,他們長期的工作就是把關,他們非常保護這部電影,全部給5分。這部電影能喚醒人們的悲憫心,它對左右兩部分人都有作用。

馮小剛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圖)

電影送審時,審查委員會二十多個人,他們長期的工作就是把關,他們非常保護這部電影,全部給5分。這部電影能喚醒人們的悲憫心,它對左右兩部分人都有作用

電影完成后,失去目標和方向了

人物周刊電影試映時,我看放映完后,觀看的人幾乎都是沉默的,沒有人想說話。

馮小剛:幾乎所有人看完后,都是這反應,悶了一會兒。有人說感覺像隔著書被打了一悶棍。震云那小說,沒故事,沒情節,沒人物,主角就是民族??赐赀@個電影,你對自己的民族可能會有更深入的或者說跟以前不太一樣的認識,這會讓你有點不舒服。

人物周刊聽說你惦記這個小說20年之久?

馮小剛:差不多吧。他1993年寫的小說,我當年看的。當時我就跟他說想拍,那時我還沒拍過電影,震云說咱們再等等,等時機再成熟點兒。

人物周刊他為什么說再等等?是對當時沒拍過電影的你能力的懷疑?還是擔心當時的大環境,比如政治氣候等問題?

馮小剛:當時我剛拍完他的作品《一地雞毛》,我倆挺熟的了。震云可能覺得政治氣侯,各方面的因素都有。2000年過年期間的一個晚上,他到我家來,兩人喝完酒,他挺鄭重地說,“我想把《溫故一九四二》鄭重地托付給你。”我說我不可能去找編劇,你要做編劇,他說,“沒問題,這個事我可以始終和你共進退。”這劇本只有他一個編劇。這部小說其實沒太多的故事,一開始我弄了一座談會,請了很多導演和業內的人,大家共同認識是: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小說,但它是一部不能改成電影的小說。它是一個調查報告。大家都走了后,震云問我你還干不干?我說干呀。

他說,“怎么把它變成劇本,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把一個東西變成劇本有兩種做法:一是找幾個很聰明的人,坐在賓館里頭,大家刮一個頭腦風暴,把它侃出來;還有一種是笨人的方式,聰明人知道找捷徑,笨人呢,他不知道找捷徑,他把所有的路都摸一遍,走了很多冤枉路,最后找到了要去的地兒。”我說,咱倆肯定都不是那聰明人,就用笨人的方法吧。我們就沿著災民逃荒的路走了一遍。包括1942年蔣委員長去的那些地兒也走了一遍,走在這條路上,這個故事漸漸形成了。

我們通過采訪,通過看那些一息尚存的遺址,漸漸地,每到一個地方,就有一種對故事的想象,人物的想象,老東家一家就浮現出來了,花枝呀、瞎鹿啊、老馬呀、李培基呀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出現了。這個創作經驗是比較獨特的,費了很大工夫,大概走了3個多月,也去了重慶、陜西、山西、河南……通通走了一遍,收獲特別大。

人物周刊走這一遍時,你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什么樣兒?

馮小剛:我們五六個人,每天晚上都在搭建這個故事。一開始打算用一個現代人,或者說作者,不斷地跳進跳出,有時候拉回到現在,有時候隨著他在河南的采訪回到過去,后來發現這種間離的效果對電影有傷害,也覺得這個現代人挺討厭的,覺得他格格不入、排異,所以最后留下的就是頭尾這兩句話。這個劇本幾次上馬,幾次下馬,到后來擱了很多年,震云也沒什么壓力,他雖然知道拍不了,但還是不斷在修改,隔了一年,他就說,哎,你看我又改了一稿,這東西放一年再看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擱很多年慢慢就發現了很多問題。這個劇本在我家左一本右一本,出了大概有二十稿,有的就改幾句臺詞,有的就改了幾場戲,有的進行了很大調整。后來我都分不清了,比如說,第二稿的哪個部分不錯,第五稿的哪個部分不錯,這劇本我看了得有二十遍。

人物周刊這部電影當初籌拍時,幾度上馬又下馬,你的情緒如何?

馮小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