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切糕黨”
在廣州賣切糕的吐爾遜曾考上大學但因交不上學費而棄學?,F在,他和他的十幾個小弟蝸居在人均兩平米的城中村里,吃11塊一份的盒飯,買幾十塊錢一件的衣服。他們和所有在廣州的內地農民工過著類似的生活。
責任編輯:楊繼斌 曹筠武
2012年12月11日傍晚,廣州市某商圈的人行道上人流如織,可是來來往往的市民很少對商販們賣的切糕產生興趣。
在廣州賣切糕的吐爾遜曾考上大學但因交不上學費而棄學?,F在,他和他的十幾個小弟蝸居在人均兩平米的城中村里,吃11塊一份的盒飯,買幾十塊錢一件的衣服。他們和所有在廣州的內地農民工過著類似的生活。
三輪車隊
顯然,網上關于切糕的諸多調侃,已經影響到吐爾遜的生意。在廣州動物園門口,他原來一天能賣1200塊錢的切糕,而現在不足300元。來廣州6年了,憑借他精明的頭腦,吐爾遜從一個游走在街頭的小販,成為廣州賣切糕的老大。
26歲的吐爾遜是新疆和田縣依斯拉木阿瓦提鄉人。在廣州賣切糕的老鄉中,高中畢業的吐爾遜學歷最高。
如今吐爾遜已經很少上街賣切糕了,手下有一百多小弟。他負責為他們聯系原料,開辟市場。手下的小弟們每制作一個切糕,他收取500元錢的辛苦費。
每天上午10點鐘,只要不下雨,吐爾遜的伙伴們就會從租住的小北、區莊、崗頂等地騎車出發,一路上,他們不顧紅綠燈,見路就鉆,甚至逆行穿過快車道到達動物園南門口。
一行七輛三輪車上都掛著一個圖文并茂的小紙牌,上面用漢語寫道:“4塊五一兩,45一斤。要多少切多少,切下來不好退。&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