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適,我就撤” ——楊麗萍十年商路

無論是依托行政推力,還是與民間資本合作,直至今天引入風險投資,目標感明確但又率性甚至偏執的特點,在楊麗萍身上始終表現得非常突出。這位“并不天真的藝術家”,她的藝術生涯能否在資本市場得到延續?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孔雀》之全國巡演被視為楊麗萍的謝幕演出。但她的資本之旅,正開啟新紀元。 (東方IC/圖)

無論是依托行政推力,還是與民間資本合作,直至今天引入風險投資,目標感明確但又率性甚至偏執的特點,在楊麗萍身上始終表現得非常突出。這位“并不天真的藝術家”,她的藝術生涯能否在資本市場得到延續?

“上市不是目的,我只是希望公司和我對藝術的追求,能夠通過規范的管理傳承下去。”

54歲的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日前因旗下公司打算三到五年內上市的消息,成為商業界和資本圈的話題人物。她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做出上述回應。

楊麗萍正帶著大型舞劇《孔雀》在全國巡演,這也被視為她的謝幕演出。但她的資本之旅,卻正開啟新紀元。

從代表作《云南映象》在行政力量助推下大獲成功,到今日想借助風險投資之東風規范“開屏”,十年間,楊麗萍的商業模式悄然發生蛻變。

難以復制的成功

2002年,已經享有盛譽的楊麗萍受朋友之托帶著一幫演員編排歌舞劇《云南映象》。用舞蹈來展示云南之美,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

僅舞臺燈光設備就需要上百萬元,排練一開始,就遇到了資金難題。發起人最終退出,而楊麗萍選擇堅持。

她后來遇到演出商荊林,后者決定合作。不過,他們最期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兩人多次邀請時任云南省文化產業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范建華去觀看演出。

這一年的12月28日,范建華觀看了彩排。“當時深受震撼”,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稱,當得知劇團缺少資金時,范表示自己“早該來(看演出)”,因為“財政于26日已經完成年度決算,無法進行新的撥款”。

荊林隨后提出,能否找到當時一位省委領導幫忙。范出了個主意——讓楊麗萍給書記寫封“求助信”。

“這是件好事,望給予幫助。”上述云南省委領導很快在“求助信”上進行了批示。批示很快落實,云南省決定給予30萬現金的支持,另拿出近120萬元購買了舞臺燈光設備,“借”給劇團用——當然,至今沒有“歸還”。

2003年4月26日,《云南映象》試演前夕遭遇SARS,集會及演出活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