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戰略風,影響為“王” 智庫如何影響美國安全戰略
美國智庫到底為何而奮斗?答案是——“影響決策”。智庫到底通過什么杠桿撬動國家政策呢?其路徑大致可以分為貼近決策者、借助公共輿論和在國會中作證等三個層面?!耙粋€多學科的研究團隊,依靠與軍方的密切合作和廣泛的海外聯系得出成果?!?/blockquote>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賀風玲
編者按:有一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
海灣戰爭剛剛落下帷幕,沃爾福威茨、佩里、蘭德公司總裁亨利等一些智庫頂級學者聯名給克林頓寫信,“您需要一個全新的軍事戰略,以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在全球的利益。該戰略最急切的任務就是要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消滅,為達此目的,我們需要全方位的政治、軍事和外交努力。”
然而,克林頓政府未置可否。
2002年4月3日,這些學者們又進言布什,依然力陳攻打伊拉克的主張,強烈建議美國政府應加快制定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方案。就這樣,經過近10年,對兩任總統持之以恒的政策建議,終于促成了伊拉克戰爭的打響,并對美國及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智庫,這個美國政治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既為決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為政府輸送人才,智庫被認為能夠左右美國政治。
幾乎所有美國智庫最熱門的方向,都是在研究中國軍事領域,了解美國智庫在國家安全與軍事決策中的地位,或許能帶給中國很多啟示。
當地時間2012年6月12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與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共同出席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薩班中東政策中心十周年慶祝論壇活動。
美國智庫到底為何而奮斗?答案是——“影響決策”。
智庫到底通過什么杠桿撬動國家政策呢?其路徑大致可以分為貼近決策者、借助公共輿論和在國會中作證等三個層面。
“一個多學科的研究團隊,依靠與軍方的密切合作和廣泛的海外聯系得出成果。”2012年11月17日,成功贏得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四年內第五次飛往東南亞,將國內焦頭爛額的“財政懸崖”拋在腦后。
這是冷戰結束后,美國最大規模的重返亞太。2011年夏天,美國決策層就在爭論著這個尚處襁褓中的議題,總統辦公桌上至少出現過7套報告。
最近一年來,對奧巴馬政府有著極大影響力的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AP)”多次發布報告,稱“未來屬于亞洲,美國應該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朝向亞太的再平衡戰略早就該實施了”,“這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的正確戰略抉擇,對美國及其在該地區的盟友都有益處”。
智庫,這個美國政治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既為決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為政府輸送人才,智庫被認為能夠左右美國政治。
美國戰略與國際中心研究報告:《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態勢》
新寵
“影響決策”,智庫的作用非常清晰。美國智庫到底為何而奮斗?答案就是——“影響決策”。
成立于2003年的美國進步中心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