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 】從改進會風、不陪餐、不迎送,到常委出行不封路回望作風改進30年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規定包括改進文風、改進對領導人的新聞報道等。這實際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試圖推進作風改進的又一次努力。過去30年的中央文件中,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作風改進的規定問世。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從改進會風、不陪餐、不迎送,到常委出行不封路

過去30年的中央文件中,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作風改進的規定問世。

多年來,國宴也在不斷“瘦身”。圖為2012年9月29日國慶前夕,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招待會,服務人員有序站在餐桌旁。 (東方IC/圖)

“常委出行一般不封路”,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形成后一個明顯的作風改進。2012年11月29日,7名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出、12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深圳時,都沒有封路。

這幾次不實行交通管制不是偶然,而是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的一項,規定還包括改進文風、改進對領導人的新聞報道等。

這次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項規定,實際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試圖推進作風改進的又一次努力。過去30年的中央文件中,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作風改進的規定問世。

怎么報道不應以領導出席為準

30年前,中央就曾出臺過改進警衛工作規定。1982年11月,中央書記處批準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領導同志外出時警衛接待工作的幾點意見》。這個意見要求進一步改進警衛形式,堅持內緊外松的原則,除特殊需要作專門布置以外,中央領導同志外出時,不用警車開道,不用警笛。1986年,中央又重申了這一規定。

1986年,中央辦公廳還對領導人活動的新聞報道做了規定,除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以外,其他中央領導到各地視察工作,非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或國務院辦公廳同意,中央各新聞單位一律不派人隨行。

2001年,中辦、國辦更是聯合下文,對領導的新聞報道做出了規定,強調不要把中央領導是否出席,作為報道與否或報道規格的標準,中央領導觀看一般性的文藝演出,也不作新聞報道。這次政治局的八項規定中,重提這一精神,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