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感到累,而是很幸?!蝗诵湃蔚男腋?,被國家需要的幸福?!?劉洋:回眸地球是一種幸福
“飛天”給劉洋生活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她的微笑似乎成為中國航天的招牌。她偶爾出現在公眾面前,這需要嚴格審批,更多的時候她是無聲無息的。她的身體至今仍處于恢復期,為此她幾乎享受“國寶”的待遇。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賀風玲
劉洋在神舟九號返回艙進行訓練。
“我不會把非常難受的表情呈現給大家,呈現出來的都是最好的。”
“我不是‘嫦娥’,我是‘常我’——平常的我。”
重返地球之后,“飛天”給劉洋生活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她的微笑似乎成為中國航天的招牌,她偶爾出現在公眾面前,或者在珠海航展,或者在向上海殘障兒童贈送親手編織毛衣的現場,當然,出席這些活動都需要嚴格審批。
但更多的時候,她是無聲無息的。她的身體至今仍處于恢復期,為此她幾乎享受“國寶”的待遇。
“離開了地球,才體驗到生活在地球本身就是一種幸福。”2012年11月見到劉洋,面對記者,她語氣舒緩,好像一個乖巧的鄰家女孩。
“追夢人”
“我們面臨很嚴酷的考驗,大家是看不到的。”
回到地球已160天,劉洋的思緒會偶爾重新回到高速運行的飛船上,看太陽在舷窗跳躍,忽上忽下。如果日出日落算一天,飛船上的一天只有90多分鐘。光暗轉換之間,許多細節會不斷閃回。
6月18日,地球上的深夜,劉洋安靜地躺在航天椅里,沒有絲毫的動作。
這讓在北京監控中心通過屏幕觀察愛人狀況的張華非常擔心:
“怎么一動不動?”
劉洋剛進航校的時候,身體素質在同學中并不拔尖。她是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在那批女飛中,這曾是她的短板。她的身體是練出來的。運輸機一次普通的飛行要七八個小時,沒好身體,扛不下來。
“劉洋正處在身體黃金時期,應該不會……”即便幾乎陪完了劉洋進行太空訓練的全過程,太空環境里許多未知的因素,仍會讓張華揪心。
那時候,劉洋正在對抗、適應著太空里的第三天。
失重幾乎是突然間就降臨了。在點火后最初十多分鐘里,火箭的不斷加速會讓航天員對重力留下深刻印象。然而,當第一級火箭與飛船分離失去動力的一瞬,卻會讓人突然懷念起被壓在坐騎上的感覺。身體被猛然往上一提,船艙內原本固定的飛行手冊、束縛帶仿佛突然有了生命,掙脫所有桎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