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標準有很多變化” 專訪諾貝爾獎文學委員會前主席
“我們經常說到馬爾克斯在莫言身上的影響。但有時這種影響可能也被過度強調了。在我來看,莫言的風格是傳統和現實的融合。這種融合對莫言來說是非常親切和私人的,而我們不應該把馬爾克斯的影響強加到他身上。相反,馬爾克斯的表現手法通過莫言表現出來,更像是馬爾克斯拍拍莫言的肩膀說:‘你的選擇是正確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季星 實習生 吳燁 閻彬 張潔瑤
“我們經常說到馬爾克斯在莫言身上的影響。但有時這種影響可能也被過度強調了。在我來看,莫言的風格是傳統和現實的融合。這種融合對莫言來說是非常親切和私人的,而我們不應該把馬爾克斯的影響強加到他身上。相反,馬爾克斯的表現手法通過莫言表現出來,更像是馬爾克斯拍拍莫言的肩膀說:‘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埃斯普馬克“你就是一個小世界,但你必須強迫周圍的大世界來展現它的面貌。”2012年12月7日晚,在瑞典學院的演講大廳,莫言發表諾貝爾演說之前,諾貝爾獎文學委員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對莫言的創作做出簡要評論。
82歲的埃斯普馬克是前斯德哥爾摩大學文學歷史系教授和瑞典學院終身院士,同時是詩人和小說家,他的七卷本系列長篇小說《失憶的年代》第一部最近有了中文版——是由作家余華引薦給出版社的。
2012年11月,埃斯普馬克曾到上海和南京宣傳他的“失憶”系列。這是他第五次來到中國,他已經能講幾句簡單的漢語,看得懂“上海”兩個字。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正在教育自己的孫子孫女去學習漢語。
在作為院士的三十多年里,瑞典學院帶給埃斯普馬克最大的樂趣是“探討我們讀過的書”。每年,學院要為六十多項瑞典文學獎做評選。院士們必須大量閱讀,一起探討。每周四的下午5點,院士們在圖書館集合,討論上兩個小時,然后一起前往一家開業于1722年的餐廳——餐廳的房子是學院的,但廚師不是。院士們會在那里接著探討。
在瑞典學院院士中,埃斯普馬克固定坐第十六把椅子,位置在進門左手第二個。他習慣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的旁邊,是瑞典學院常任秘書的座椅。
選出沒有名氣的女作家
南方周末:從1981年至今,你已經歷了三十年諾貝爾獎的評選,和以前相比,2012年文學獎的儀式有沒有不同?
埃斯普馬克:儀式本身是一樣的,但評選標準是有很多變化的。因為每代委員會的品位和喜好不同。比如,1930年代的評選標準是作者受歡迎的程度。當時委員會認為,如果獎項頒發是為了全人類,那么全人類都應該能夠閱讀。所以詩歌很大程度上就沒被考慮,暢銷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