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等專家獻策實體經濟 華夏幸福助力實業回歸——第十二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京舉行

 

 

12月9日,第十二屆中國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實體經濟的回歸和轉型”為主題,人民日報社總編輯蔡名照、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厲以寧、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任陳耀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并發言。論壇發布了我國實體經濟的首份年度研究報告《2012年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報告》。

發展粗放、產能過剩、創新能力不足,實體經濟嚴峻形勢引關注

《2012年度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報告》由《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與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聯合發布,《報告》根據中國實體經濟20個行業共計1689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至2012年三季度的財務數據分析形成。

報告認為,2012年中國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快速下降趨勢明顯,是近10年來總體財務安全最差的一年。2012年出現風險和高風險(ST和退市風險)的中國上市公司,占總體上市公司比重達到28.12%,超過1/4。上市公司異常指標大量出現,總體財務安全狀況非常嚴峻。

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以“實體經濟的回歸與轉型”為主題,對當前實體經濟面臨的嚴峻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蔡名照說,黨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這為中國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對實體經濟重新認識和探索,必將啟發人們對中國企業改革深度思考,而實體經濟的回歸與發展,也必將推動中國企業的進一步變革和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繁榮。

重振實體經濟,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厲以寧提醒,要實現實體經濟回歸,信心最重要。他指出,目前中國正在出現新的優勢和紅利,如技工群體正在發展壯大、科技水平正在提高。增強信心的目的在于調動民間積極性,這樣改革才能向前推進。

推動產業升級 華夏幸福實踐獲認可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任陳耀在論壇上表示,我國城鎮化的推進不能只是圈地造房,而要與產業化同步推進。中國實體經濟的重塑核心,就在于不斷推動區域的產業升級。

陳耀表示,近10年來我國城鎮化存在冒進的問題,大量的空間擴張,但支撐這個空間擴張的產業卻沒有發展起來,人口的集中完全靠建房子,人口集中之后卻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

我國的城鎮化出現兩個極端。之前是城鎮化滯后,往往是先有產無城,形成許多“死城”;而近十年來,則又出現有城無產,造成很多“睡城”。

“這樣做的結果是形成鐘擺效應,對城市的交通造成巨大壓力。”陳耀說,現在要把產業的發展與城鎮的發展一體化規劃。

陳耀建議,在區域產業培育發展過程中,要突破單一的政府運作模式,適當引入具有豐富產業運營經驗的市場化機構。他告訴記者,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今年關注到一家名為華夏幸?;鶚I的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轉型為培育產業的載體,在多地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園區基礎設施,促進產業的招商,使這些地方能夠在產業載體產業培育上、產業促進上,以及后續的融資平臺后續服務政策服務上,為企業提供好的產業發展生態。他舉例說,日前河北固安工業園區引入華夏幸?;鶚I,由華夏幸?;鶚I投資220億元的固安肽谷生物科學園即將全面啟動,就是一個積極探索。

據了解,華夏幸?;鶚I在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積極實踐贏得廣泛的認可,前不不久,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也曾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舉辦的央視全球實業論壇青島站上表示:華夏幸?;鶚I做了產業促進工作,用市場化的辦法來幫助實體產業發展。

與會嘉賓也紛紛表示,在當前實體經濟嚴峻形勢之下,華夏幸?;鶚I在推動產業升級上的積極實踐,對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回歸有重要意義。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