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臺北旅游全攻略(6)
漁人碼頭位于淡水河河口右岸,昔日為淡水第二漁港,經縣政府改造,變身成富有美國舊金山市漁人碼頭特色的休閑漁港。這里有長達三百多米的木板棧道、半圓形的河岸觀景廣場、行人專用的船形景觀大橋等,全部沿岸而建,任何角落都可清楚觀賞夕陽斜照的絕美景色。
漁人碼頭
位于淡水河河口右岸,昔日為淡水第二漁港,經縣政府改造,變身成富有美國舊金山市漁人碼頭特色的休閑漁港。這里有長達三百多米的木板棧道、半圓形的河岸觀景廣場、行人專用的船形景觀大橋等,全部沿岸而建,任何角落都可清楚觀賞夕陽斜照的絕美景色。此外更可參與“藍色公路”旅程,乘游艇暢游紅毛城、渡船頭、紅樹林等著名景點,沿途有導游作詳細介紹。
沿岸棧道是散步及觀看日落的熱點,而前方的船形景觀大橋于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落成,故又名“情人橋”。
游客正準備參與“藍色公路”,坐船頭者需穿上雨衣及救生衣,以策安全。
前往方法
1.公交車:從捷運淡水站出口右方公交車站乘紅26路至漁人碼頭站(總站),途經重建街口、小白宮、紅毛城、淡海站等。營運時間由05∶40-00∶40,周一至周五每15~20分鐘一班,周末及假期每3~5分鐘一班,注意周一至周五22∶00以后,只有22∶15、22∶30、22∶50及23∶10班次,車程約20分鐘。
2.渡輪:于淡水渡船頭乘船直達,成人單程票價N T$50,12歲以下兒童單程NT$25。
網址
:tour.tpc.gov.tw/Spring/blueway(可參閱航班及收費等詳情)
注
:參與“藍色公路”觀光航線者,最好帶備護照,因部分航線需辦理保險及報關手續;此外假日游客甚多,部分游艇也被包租,平日乘搭較佳。
紅毛城
屹立于山丘上的紅毛城,17世紀初由西班牙人建成,其后曾受荷蘭及日本管轄,直至三百多年后才回到中國懷抱。因這里一度被稱為“紅毛”、“紅夷”的荷蘭人進駐,“紅毛城”之名便不脛而走。由于日久失修,紅毛城曾關閉進行修葺,2005年11月重新開放予市民參觀。
初期主堡墻身為灰白色,后來才被英國人刷上紅色,成為淡水特色地標。
方形主堡為主要建筑,最初作軍事用途,采用堅固的“外石內磚”方法興建,可抵擋外來攻擊,其后改為辦公地,現在仍可憑陽臺下方的四座門炮,及堡內的文件焚化爐、保險庫等,一窺當時情況。主堡旁的維多利亞式建筑屬前英國領事官邸,回廊、雕刻、壁爐、家具擺設等頗具英式風格。重開后新增的“VR庭園咖啡”提供西式餐點、英式下午茶(約NT$400)及多種餐飲,價格中上。
注:
紅毛城跟淡水其他兩大古跡——小白宮及滬尾砲臺并稱“淡水古跡園區”,推出“淡水古跡園區游園一日券”,讓游客無限次搭乘游園公交車或紅26公交車,及參觀三大古跡各一次,票價NT$100,于捷運淡水站“淡水客運”售票亭及以上古跡入口有售,16∶00停止售票,而小白宮及滬尾砲臺開放至17∶30,周一休息。
地址
:淡水中正路28巷1號
時間
:周二至周日09∶30-22∶00(18∶00后只開放戶外庭園及VR庭園咖啡)休周一、農歷年除夕、初一,另有不定期休館日
電話:
(02)2623-1001 $ 入場費:
成人NT$60、兒童、學生及老人NT$40
淡江中學
成立于1914年,由著名加拿大傳教士馬偕的獨子偕叡廉創辦,原以臺灣西式教育發祥地“牛津學堂”做臨時校舍,后遷至現址。校園范圍甚廣,有八角樓、馬偕墓園、體育館、女學校等,建筑風格揉合東西方色彩,環境清幽恬靜,周杰倫也曾在此就讀。有意參觀者須征得校方同意才可入內,而且要保持肅靜,以免影響學生上課。
八角樓建于1925年,由牧師羅虔益設計,結合中式寶塔與西式建筑,內部則模擬三合院格局,中西合璧的設計體現淡江中學融合東西方教育的精神面貌。
地址
:淡水真理街26號
電話
:(02)2620-3850
網址
:www.tksh.tpc.edu.tw
前往方法
:從捷運淡水站右方的公交車站乘紅26、指南客運北門至淡海線、三重客運板橋至淡海線,于紅毛城站下車,途經永樂巷口、重建街口、小白宮等,每10-30分鐘一班,車費NT$15,車程約10分鐘。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