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畫壇怪杰”沈逸千

爺爺沈逸千被美術界泰斗劉海粟先生譽為“畫壇怪杰”,他也確實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適值老人家冥誕105周年,筆者借《南方人物周刊》“逝者”版面,略表紀念之情。

爺爺沈逸千被美術界泰斗劉海粟先生譽為“畫壇怪杰”,他也確實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適值老人家冥誕105周年,筆者借《南方人物周刊》“逝者”版面,略表紀念之情。

沈逸千(1908—1944),上海人,畫家、攝影家 

爺爺原名承諤,成年后,他敬仰威名遠揚的孫中山先生,便以“逸仙”之諧音,易名為“逸千”。彼時士子多先天下之憂而憂,他也自覺地走上了“藝術救國”的道路。

本世紀初,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百年中國畫展》,同步推出大型畫集《百年中國畫》(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館資深研究員劉曦林為其作序《民族藝術的世紀豐碑——百年中國畫紀略》,文中點名指出“沈逸千以《神槍手》等作品直接謳歌了躍馬戰場的民族英雄”,其歷史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說來湊巧,爺爺的屬相是羊,且被視為“20世紀中國西部題材繪畫的領頭羊”。繼1932年以畫家身份參加“陜西實業考察團”之后,他連續赴內蒙草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乃至新疆等少數民族聚集區采風,創作了大量作品,曾任《大公報》寫生記者,影響深遠。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以后,他不愿躲在后方旁觀戰況,遂以《良友》畫報戰地記者身份,毅然奔赴戰地。他在北平西郊和保定、石家莊均有停留,揮筆畫下了中國軍隊擊毀的第一輛日本軍車和俘獲的第一匹東洋軍馬。

隨后,又親歷太原保衛戰,到過雁門關、平型關和五臺山等地。他曾為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鄧小平、徐向前、林彪、彭雪楓、肖克等八路軍高級將領畫像、攝影。又自組戰地寫生隊,率隊馳騁于抗日戰場,真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1938年武漢會戰期間的一天,漫畫家宣文杰攜其剛從“孤島”上海逃出來的弟弟宣相權,流落于武昌街頭,刺耳的空襲警報忽然響起,正當慌不擇路時,巧遇時任中華美術界抗敵協會理事的爺爺。已歷多次戰火洗禮的他,拉著宣氏兄弟就跑,帶他們迅速隱蔽到一棵大樹下,讓他倆張大嘴、半側著身子匍匐在地上,然后告訴他們,只有這樣做,才不會被炸彈劇烈的爆炸聲震破耳膜。

為了緩解緊張氣氛,爺爺還跟他們開玩笑說:“瞧,你們剛一到,日本人居然就派飛機送來炸彈隆重歡迎你們了!”這番話著實把尚未脫離險境的宣氏兄弟逗樂了。這場有驚無險的空襲過后,三人均安然無恙,宣氏兄弟千恩萬謝。

1939年歲末,“抗日漫畫宣傳隊”部分成員輾轉來到重慶。當時“下江人”紛紛涌入陪都,他們一行人借宿的地方,是一個無法住人的閣樓。

爺爺此前已在霧都立足,聞訊后,立刻伸出援手,熱心為他們解決了住房吃飯的問題,還親自端去一只火盆和一些木炭,供他們御寒。

事隔四十多年,當年“抗日漫畫宣傳隊”的隊員黃茅(即時任香港《美術家》雜志主編的黃蒙田先生),在嶺南美術出版社為其推出的著作《藝苑交游錄》一書中提及此事,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對爺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爺爺在戰時危難之際幫助他人的故事頗多,后輩從中管窺其人格魅力,對于這位一反“文人相輕”的畫家,敬意油然而生。

作為他的后嗣,爺爺沈逸千在筆者心中,是一個不朽的人。悲其英年早逝,擬發起“沈逸千藝術研究會”,并已請其生前舊好、著名版畫家王琦題簽。但愿將來會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到對其研究的行列,還其歷史本來面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