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為領導寫講話稿 “用講話爭取老百姓支持”
“講話稿”很少由領導本人一字一句寫成,往往領導提供理念、思路、要求,再由別人代勞。對于相當一部分領導來說,“講話稿”在可有可無之間:不念講話稿是對秘書班子的不尊重,而照念講話稿又是對臺下群眾的不尊重。領導講話的藝術,恰恰就體現在“講話稿”的產生和運用過程里。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對于政府一把手來說,最重要的講話稿就是政府工作報告。圖為北京某區的一次人代會上,代表們在聽區長做工作報告。
平時,沈國慶靠閱讀《人民日報》、《求是》和《新華文摘》熟悉上層精神,“要反復讀,讀多了機關的文風就來了”。
“一個好的講話稿至少要有新內容,如果沒新內容要有新提法,要是什么都沒有至少你起的題目要有新意”。
做領導少不了要講話,但怎么講?
“在嚴肅的場合,比如做政府工作報告時,領導會照著稿子一字不差地讀,半點發揮都沒有。”華東一位地級市委書記的秘書對此頗有研究,“但如果是一個離職的告別會,領導很有可能會‘演講’一下,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
現實生活中,滿嘴官話、套話的領導也有,不管開什么會,他們都“不加思考”地念稿子,既不用擔責任,也不會出問題。
這一作風,正成為中央改進的目標。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一致同意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專門提到“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
事實上,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率先垂范。11月15日,習近平在媒體見面會上做了一番簡練、親民、務實的發言。此后,李克強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打斷官員發言,要求不要念稿,并頻繁即興提問。王岐山則在反腐座談會上,要求少說客套話,少用講話稿。
“講話稿”很少由領導本人一字一句寫成,往往領導提供理念、思路、要求,再由別人代勞。對于相當一部分領導來說,“講話稿”在可有可無之間:不念講話稿是對秘書班子的不尊重,而照念講話稿又是對臺下群眾的不尊重。領導講話的藝術,恰恰就體現在“講話稿”的產生和運用過程里。
誰給領導寫講話稿?
依照一般人的想象,寫講話稿肯定是秘書干的活兒,但事實并非一定如此。
在國務院部委層面,領導的講話稿主要由研究室承擔。一位中央部委官員說,他所在部委辦公廳的主要職責是“辦文、辦會、辦事”,不負責起草講話稿。
省市的情況則不同。“市級領導的講話稿,都是辦公室負責起草,專業性的會議如果要請領導講話,都是底下的部門先寫,我們負責把關和修改。”在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