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線上的 “南北之戰”

上世紀五十年代劃定的一條線,決定了貴陽等城市的“冷冬”徘徊于集中供暖門外。此前,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透露,由于當年“能源奇缺”,周恩來總理親自主導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北方集中供暖區。這即為南北供暖線。是捍衛60年前制定的供暖紅線,還是順應數億人呼聲,力推南方集中供暖?這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陳佩

延宕一個甲子的集中供暖的楚河漢界近年來被南方各地頻頻挑戰。 (曹一/圖)

是捍衛60年前制定的供暖紅線,還是順應數億人呼聲,力推南方集中供暖?這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

挑戰“供暖線”

5℃、3℃、2℃……陰轉小雨、小雨、小雨……

這是12月的貴陽——“天無三日晴”的貴陽。

和這個砭骨的冬季一樣,穿著棉衣窩在辦公室里的貴州省統計局綜合處調研員聶坤琪心里冰涼——她一直呼吁的那個事恰如這陰霾天氣,絲毫沒有云開見日的跡象。

就在2012年年初的貴州省“兩會”上,作為貴州省政協委員的聶坤琪提交了《關于貴陽市居民集中供暖的建議》的提案。

“(政府應)著眼長遠的居民防寒機制,加快推進城市居民集中供暖進程,給貴陽市民帶來福音,讓廣大市民共同擁有‘溫暖’的冬天。”聶坤琪在提案中稱。

遺憾的是,提案中的建議迄今沒有下文。

上世紀五十年代劃定的一條線,決定了貴陽等城市的“冷冬”徘徊于集中供暖門外。此前,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透露,由于當年“能源奇缺”,周恩來總理親自主導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北方集中供暖區。

這即為南北供暖線。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數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為集中供暖的地區,主要包括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

然而,近年來,這一延宕一個甲子的集中供暖的楚河漢界卻被頻頻挑戰。

以貴陽為例,據氣象部門資料顯示,自2007年以來,貴陽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平均最低氣溫低于6℃的天數都在90天左右,上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