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區工作人員吶喊
我所在的花果山社區,企事業單位超過400家,中小學4所,幼兒園5所等。社區工作人員共21名,書記、主任均無公務員編制,月入最高的約4000元,低的2000。深圳應該精簡市區機構,夯實社區基礎,合理配置人員,給其名分,提其待遇。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我所在的花果山社區,企事業單位超過400家,中小學4所,幼兒園5所等。社區工作人員共21名,他們要管醫療社保、證件辦理等眾多事務。張高麗、李立國、陸昊、王榮等領導,都曾考察過這個“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范社區”。我原以為他們都是公務員,收入不菲。后來方知,書記、主任也均無公務員編制,月入最高的約4000元,低的2000。我在南山區政府網站看過8個街道的“機構領導”,少則13名多則15名,都是副處以上干部。
社會管理的重心在基層,底部基礎厚實的正金字塔結構能保證政令暢通、社會穩定。倒金字塔結構的“上面千條線”穿不進“下面一根針”。深圳應該借中央八項規定之風,精簡市區機構,夯實社區基礎,合理配置人員,給其名分,提其待遇。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