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才能有底氣”——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

從北疆邊陲到首都北京,從新華社記者到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一路走來,始終給人謙和務實穩健的印象?!敖拥貧獠拍苡械讱?、長靈氣”,這既是他常用來要求下屬的話,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國意識形態和文化發展工作的心得寫照。

“我們黨開了一個好的會,有了好的綱領,定了好的目標,重要的是以好的作風、好的學風、好的文風,使大會精神入耳入腦、深入人心,變成精神力量、變成實際行動,真正落到實處。”

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到北京市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就如何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聽取基層意見建議。

這是十八大以來,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的座談會。會上,再次體現了中共新一屆最高領導層倡導的清新的作風、會風。

在11月15日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65歲的劉云山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

從北疆邊陲到首都北京,從新華社記者到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一路走來,始終給人謙和務實穩健的印象。“接地氣才能有底氣、長靈氣”,這既是他常用來要求下屬的話,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國意識形態和文化發展工作的心得寫照。

歷經基層磨練 保持深厚百姓情懷

祖籍山西忻州的劉云山,出生在古稱敕勒川的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學習、成長都在內蒙古自治區這個邊疆省份。參加工作之初,他在農村學校做過教師,在農村參加勞動鍛煉。1975年至1982年,劉云山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當了7年“農牧口”記者。

7年間,他走遍內蒙古農牧區,走近農牧民,采寫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報道。他31年前采寫的《夜宿車馬店》,至今仍被中國新聞界視為范文。這篇不足千字的通訊,生動記錄了他夜宿車馬店的所見所聞,反映了改革開放后農牧民“豐收的喜悅”。這篇報道的寫作手法被當時的新聞界爭相模仿,此文還被作為名篇收入新聞院校教材。

改革開放之初,中共提倡選拔任用年輕干部,1982年劉云山離開記者崗位,調任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之后擔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在198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